2月22日,市民在彬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辦理業務。 彬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供圖
353項惠民利企“小切口”改革事項高效推進;20項熱點“小切口”改革事項測評滿意率超過94%;56項改革成果在全省范圍內推介推廣……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2023年以來,咸陽聚焦群眾關注的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的問題,持續推動“小切口”改革走深走實。
正月里,在咸陽市秦都區秦都花苑社區,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拉開了社區系列新春文化活動的序幕。
“我們依托社區服務陣地,探索推出‘秦苑學府’文化項目。這場演出就是文化項目的活動之一,全部由秦苑學府的居民學員自編、自導、自演。”2月22日,秦都花苑社區黨總支書記高璐告訴記者,目前,秦苑學府成立了25支社區文藝社團,開設了非洲鼓等27門藝術課程,常態化開展公益活動,服務社區居民。
“過去,我們得去老年大學學習課程,如今,文藝活動走進了社區,更便利了!”59歲的秦苑學府學員朱海梅說。
秦都區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劉靜介紹,近年來,秦都區創新建立“四融”機制,通過機制融合、資源融聚、供需融通、服務融心四項舉措,推動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優化提升,累計投入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資金約1.1億元,爭取上級資金200萬元,推動形成了一批“秦苑學府”這樣的精品文化項目。
“我們多點發力,破解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不足、人才薄弱、供給需求脫節等問題,讓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劉靜說。
增強“軟實力”,也要夯實“硬基礎”。在彬州市,“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讓企業群眾辦事更加省心省力。
“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好、辦事效率高,讓我很舒心!”2月20日,在彬州市政務服務中心,彬州君豪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盧英杰對工作人員的服務贊不絕口。
盧英杰表示,原本擔心辦理公司營業執照的手續繁瑣,要花費太多時間。沒想到,流程簡潔明了,當天,他就拿到了證件,讓他可以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公司生產經營上。
2023年以來,彬州市按照“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要求,探索建立企業開辦一門進出、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套表單、一次采集、一網通辦、一次辦好、一次送達“八個一”工作機制,在線上實現陜西政務服務網“一網申請”,在線下設置政務服務中心“企業開辦專區綜合窗口”,真正做到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
“通過改革,目前,企業開辦辦理環節壓縮至3個,所需提交材料按照統一標準精減到6份以內,辦理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以內。我們力爭實現企業開辦‘零成本’,努力夯實彬州市營商環境‘硬基礎’。”彬州市行政審批局經濟審批科科長劉媛媛表示。
咸陽市“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持續深化,全市125個鎮(街道)、2126個村(社區)18842個事項網辦指南全部公開,辦事環節平均減少65%,辦理時限平均減少60%。
如今,改革春風拂動咸陽大地,一項項“小切口”改革破土而出——
興平市創新推行“項目管家”一對一全鏈條服務模式,保駕護航重點項目開工;涇陽縣聚焦“四個關鍵”,推動“四個打破”,以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新成效激發人才隊伍新活力;永壽縣探索建設農村集體資產監管平臺,加強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經濟合同聯審聯管;旬邑縣建立“林長+法院院長+檢察長+公安局局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協作機制……
“面對穩增長責任壓力,咸陽深化‘三個年’活動,不斷優化環境、激發活力、打破堵點,著力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咸陽市委改革辦主任喬恩平表示,“2024年,我們將始終把目光聚焦‘一老一小’,結合全市10大類民生實事,精心籌劃一批民生‘小切口’改革事項,在改革中體現力度、融入溫度,帶著責任和感情,把群眾最關心的身邊小事改好、改到位。”(記者 張樂佳 通訊員 王澤宇)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