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日前,《陜西省培育千億級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集群行動計劃》印發。陜西將加快建設西安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構建人機協同、場景驅動、跨界融合的人工智能新業態,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人工智能創新發展高地。
基于產業發展實際和前景,陜西將按照“布局一批前沿方向,提升原始創新影響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動行業發展取得新突破;打造一批核心產業鏈條,形成具有行業競爭力的新集群;塑造一批示范深度融合場景,激發實體經濟發展新動能;營造一流發展環境,構建要素齊聚的新生態”的發展思路,實施基礎理論關鍵技術研究、創新平臺建設、核心產品服務創新、應用場景示范引領、產業生態優化等五大工程,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集群規模化、特色化發展。
陜西在人工智能領域擁有一批優秀的企業和科研機構,人工智能技術、產業快速發展,正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目前,陜西有1.3萬名人工智能及其相關領域科研人員、80余家省部級及以上相關研發平臺,有31所高校開展人工智能相關專業人才培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西安研究所等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郵電大學合力推進人工智能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西安天和防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與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合作,實現了智能骨骼機器人等關鍵應用的研究與開發。中興通訊等企業與西北工業大學、西安理工大學合作,實現了人工智能平臺、智能終端平臺技術等關鍵應用的研究與開發。陜西形成了一批智能生產線和“智能礦井”、“智慧工業園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初具規模,旅游日常監管調度及應急指揮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標準化邁進。
按照計劃,到2025年,全省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在特色領域形成一批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產業基地;到2030年,自主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部分技術與應用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人工智能高水平融于優勢行業,基本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集群;到2035年,陜西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預計突破1000億元,輻射帶動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能汽車、智能裝備、智慧文旅、智慧農業、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下游“人工智能+”產業應用突破5000億元。(記者 楊曉梅)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