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秦瑤 記者 李榮
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
陜西科教資源豐富,科研實力雄厚,傳統產業鏈條完整,擁有發展數字經濟的堅實基礎。陜西如何乘勢而上,實現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省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八次會議期間,高彩玲、張陽秋、王茂林三位委員圍繞數字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夯實新型基礎設施支撐能力
新型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底座”。
陜西省通信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全省移動電話基站總數達到39.2萬個,其中5G基站10.6萬個,萬兆無源光端口總數達67.5萬個,物聯網終端數累計達7914萬戶,西安、榆林等8個城市成功創建千兆城市;寬帶用戶下載速率達105.56Mbit/s,全國排名第12位,西部地區排名第2位,速率及排名均創歷史新高。
“目前,我省依托人力資源、應用場景、產業基礎等多重優勢,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實現適度超前發展,面向產業創新和個人消費的5G融合應用技術正在不斷升級。”省政協委員、陜西省信息通信行業協會會長高彩玲說。
結合前期調研,高彩玲認為,應積極推動5G、千兆光網、移動物聯網、IPv6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生產力轉化為發展力,為各行業數字化轉型賦能,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石。
高彩玲建議,要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科學布局規劃,結合我省自身發展特點和優勢,編制全省算力基礎設施規劃,構建通用、智能和超級算力協同發展的供給體系。要持續提升農村地區網絡覆蓋水平,深入實施全省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推進方案,進一步推進電信普遍服務。要聚焦我省萬億級產業集群,持續深入開展5G應用“聚能”提升行動,大力推動5G融合創新發展,激發全省5G應用創新活力。
法治護航數字經濟發展
2023年12月,陜西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制定數據要素流通交易規則,組建陜西數據交易合規評估法律服務機構庫;2024年1月,陜西絲路數據交易平臺上線試運行,構建數據流通體系;2024年2月,陜西省數據和政務服務局正式掛牌成立……
“我省正在開啟數字化統籌管理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省政協委員、陜西希格瑪律師事務所主任張陽秋說。
“目前,我省亟須在數據確權與登記,數據交易所、數據服務商等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建設方面發力。”在張陽秋看來,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當務之急是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規。
張陽秋建議,要建立健全數據要素交易平臺及監管機制,制定《數據資產合規登記制度》《數據產權登記管理辦法》《數據流通交易規則》等地方規章制度,明確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數據產品經營權等權益關系,按照“誰投入、誰貢獻、誰受益”原則,保障數據創造者的合法權益。
如何推動數據傳輸安全管理與規范?張陽秋建議,要制定數據分類分級管理、數據處理加工、資產評估等制度,規范數據服務商和交易平臺等主體,合規開展數據標注清洗、脫敏脫密、聚合分析等數據服務。在數據傳輸中,要采取先進的數據加密技術和安全防護措施,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完整性、機密性和可用性。
“數字”助力政務服務升級
建設數字政府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優化營商環境的核心環節。
2021年,我省編制了《陜西省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規劃》,做了大量的政務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先后建成并運行了秦務員、秦政通、陜企通、12345政務服務熱線等辦事辦公平臺。
“‘數字政府’不僅提升了政府服務效率,還優化了營商環境,拓寬了政府與群眾互動溝通的渠道。”省政協委員、陜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茂林說,目前線上服務平臺還存在政務業務功能統籌不足、可辦事項有限等問題。
王茂林認為,提升人民群眾政務服務體驗,關鍵在于有效實施“減法”。他建議,要通過精簡優化,減少目前運行的省、市、縣各層級政務服務平臺數量,集中資源和力量,集約建設秦務員APP平臺,實現“單點登錄、一網通辦”,進一步加大政務業務的集中高效審批與辦理力度。要推動“秦務員”平臺全面覆蓋陜西省內與個人用戶息息相關的公共服務,涵蓋健康醫保、教育就業、優待撫恤等多個領域,確保個人用戶能夠便捷地獲取所需的政務服務。要積極滿足企業等法人用戶的公共政務服務需求,將秦務員APP平臺打造成為全面便捷、省心舒心的政務幫手。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