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陜西工業經濟繼續保持“穩”的態勢、“好”的方向,“壓艙石”作用更加凸顯。
上半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高于全年目標1.3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特別是二季度以來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逐月加快,高出全國幅度持續提升。
數據最能說明問題,強勁有力的數據鼓舞人心。
——能源工業帶動有力。上半年,全省規上能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高于規上工業增速1.9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增長6個百分點。主要能源產品均保持穩定增長,原油加工量增長15.2%,天然氣產量增長7.3%,發電量增長6.3%,原煤產量增長1.5%。陜西能源基本盤穩固,牢牢扛起了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責任。
——制造業生產加快。上半年,全省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7%,較一季度加快0.6個百分點。汽車制造業強勁復蘇,同比增長12.8%,加快7.8個百分點;汽車產量同比增長23.4%,加快15.7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9.9%,加快1.6個百分點。制造業作為陜西工業的中流砥柱,地位更加凸顯。
——轉型升級持續推進。重點產業鏈持續壯大,全省34條重點產業鏈總產值突破萬億,其中4條產業鏈產值過千億,智能終端產業鏈、節能環保產業鏈、增材制造產業鏈等8條產業鏈產值實現兩位數增長。太陽能電池產量同比增長61.7%,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20.6%,集成電路圓片產量增長7.2%。陜西經濟向“新”向“智”向“綠”轉型態勢更加明顯,新產業新產品日益成為新的增長點。
一系列給力的數字,讓人倍感振奮、深受鼓舞、倍增信心。這是奮力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的生動注釋。
——陜西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的重要指示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大意義、重要原則、重點任務,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抓緊抓實穩增長各項工作,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面對嚴峻形勢,陜西堅定信心、積極作為,堅持穩增長首要任務,落細落實工業穩增長各項安排部署,咬定目標、壓實責任;緊盯重點地區、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加強運行調度,狠抓省市政策協同、產業鏈提升、工業設備更新、經營主體培育等重點工作,進一步夯實增長基礎;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打造政府最誠信、企業最舒心、辦事最高效三張名片,加快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企業發展環境更優。
——立足實際,陜西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鞏固傳統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數字經濟和現代服務業,勇于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培育競爭新優勢;堅定不移調結構,以提升產業鏈水平為主線、創新引領為動能,力促工業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大力推動工業領域高質量項目建設,加強項目謀劃儲備,抓好重點項目服務,推動新增產能項目投產達效。
壓力也是動力,危機也是機遇。管用有效的政策措施,抓鐵有痕的工作作風,讓陜西工業穩中有進,勢頭一路向好。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出臺;聚焦重點領域,通過鏈群結合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前瞻布局光子、氫能、無人機等未來產業,培育經濟增長新引擎……陜西未來工業發展方向明確,步履堅定,活力滿滿。
展望下半年,當前外部環境依然錯綜復雜,有效需求依然偏弱,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仍需鞏固,答好工業穩增長這張試卷,陜西仍需加倍努力。
——要進一步大抓項目,狠抓精準招商,切實做好政策落地見效,幫助企業解決融資、用地、人才緊缺等難點堵點問題;
——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樹立服務群眾、服務企業、服務項目、服務產業的意識;
——商品賣出去才是硬道理,要圍繞重點產業鏈、省級重點項目和重點企業,大力開展產銷對接活動。
人們有理由相信,有上半年打下的良好基礎,今年陜西工業經濟一定能夠交出一張令人滿意的答卷。(記者 沈謙)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