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馬尤翼 記者 滿淑涵
七月的銅川,萬物并秀,生機盎然。
在藥王故里、千年耀瓷的文化底蘊中,因煤而建、因工而興的銅川,正以科技創新激活高質量發展澎湃動力。
近年來,銅川市積極搭建“一園區兩基地”對臺交流交往平臺,吸引一批臺資企業“安家落戶”,為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
7月17日至18日,省臺辦會同部分省級媒體赴銅川開展“家在兩岸——我是陜臺融合見證人”專題采訪調研活動,聆聽臺企臺胞在銅川的奮斗逐夢故事,深入了解陜臺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
宇騰(銅川)半導體有限公司創始人林立騰(左三)及其團隊參加SEMI-e深圳國際半導體展
臺灣“技術咖”開啟銅川半導體“春天”
聚焦“陜西制造、銅川配套”,近年來,銅川推行重點產業鏈長制,大抓項目、大抓招商,著力構建從“傳統制造”到“現代智造”的工業新體系。
招商引資如火如荼,促使一批批“生力軍”落戶銅川。如今,落地生根的臺資企業正以創新之力奮力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銅川高新技術產業園里,宇騰(銅川)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騰科技)已扎根三年。這家公司的主創團隊來自寶島臺灣,公司創始人林立騰是一位擁有23年半導體從業經驗的技術“老兵”。2013年,作為臺灣上市公司華新麗華集團派駐西安分公司的芯片廠負責人,林立騰開始與陜西結緣。
氮化鎵作為第三代半導體的代表性材料,是迄今理論上光電轉換效率最高的材料。但目前,氮化鎵外延制程所必備關鍵技術掌握在美、歐、日及中國臺灣手中。
2015年,林立騰所在集團撤資退出西部市場。在返回總部與躬耕陜西的兩難抉擇中,他最終放棄了技術高管職位,選擇留在陜西從零開始創業。
“隨著中美貿易戰的不斷升級,半導體產業作為其中最為重要的競爭領域,必須加強自主研發,提升技術水準,提高國產化率。”因這個想法,林立騰決心立足三秦大地,為國產半導體產業貢獻力量。
為何選擇在銅川落腳?銅川全心全意服務項目的“用心”,讓林立騰決定從西安“北上”。
“我們在一次推介會上感受到了銅川速度!銅川市政府給我們提供了現成的標準廠房,我們攜設備、團隊和技術直接就能入場。”林立騰說。
由“兵”到“帥”,林立騰招引了十多位曾經并肩作戰的臺灣同事一起扎根銅川,他們都是來自臺灣的半導體行業頂尖人才,一支“硬核作戰團隊”由此在銅川“安營扎寨”。
2021年,宇騰科技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與氧化層外延片開發及產業化項目作為市級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落地銅川市新材料產業園區。該項目投資金額1.58億元,建有百級、萬級無塵室、特氣站、真空泵維保等相關配套車間、產品展廳等。
拔節生長,乘勢而上。2023年,公司榮獲“中國第三代半導體(GaN/SiC)外延十強企業行家極光獎”,其“低損耗氮化鎵外延技術研發”獲選陜西省廳市聯動重點項目評定,是西部地區目前唯一一家氮化鎵外延片生產企業。
據了解,公司現已搭建完成3條完整的氮化鎵外延片生產線并進入量產階段,簽署訂單過億元。眼下,公司已完成兩輪融資,正在籌備二期廠房擴大產能。
今年以來,宇騰科技先后與西安郵電大學、陜西科技大學成立了產學研合作基地,計劃圍繞實驗檢測、共建研發中心、實驗平臺及人才共建等項目開展深入合作。
“我們會不斷提升研發實力,推進技術革新,持續培養和引進優質技術人才,推進中國半導體事業發展。”林立騰說。
張梅桂(右一)在吉富宴會中心向客戶推介產品
臺灣姑娘的“婆家創業記”
今年是臺灣媳婦張梅桂隨丈夫回銅川生活的第5年。如今的她,一張嘴就是略帶陜味的普通話。
張梅桂和丈夫在新加坡相識相愛,婚后二人定居臺灣,后因丈夫放心不下遠在銅川的父母,二人商量后決定放下臺灣的事業,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回銅川創業。
對張梅桂這個漂洋過海的“外來媳婦”來說,要迅速融入找到歸屬感,談何容易?
方言聽不懂,風俗不了解,工作怎么找?張梅桂一時犯了難。
正當張梅桂一籌莫展的時候,銅川市委統戰部和當地臺辦給予了她極大的支持。逢年過節慰問關心,幫著解決孩子的入學問題……這些真切關懷,給張梅桂吃下了“定心丸”。
經過一番市場調研后,結合之前在臺灣的創業經驗,張梅桂的巴尖鮑魚串串店開張了。
說起開店,張梅桂臉上露出了笑容:“都是因為銅川鄉親們的淳樸友善,給了我創業極大的支持。”
今年年初,商業嗅覺敏銳的張梅桂在考察鄭州、深圳和臺灣多地后,開始“初嘗”跨境電商,成立了河南贊比得利貿易有限公司。目前,公司主營運動品類的衣服和鞋品,倉庫設在深圳,主要銷往新加坡、泰國等國,上線僅3個月銷售額已達20萬元。
跨境電商業務步入正軌后,張梅桂又謀劃起“新賽道”,最近入職專門承辦高端婚禮宴會的吉富宴會中心,她的海外工作經歷和多元審美觀念,給宴會中心帶來了新的商業靈感。
“雖然銅川不是我的家鄉,但勝似我的家鄉,我感覺已經和這片土地連接在了一起,太喜歡這里的風土人情了。”張梅桂笑稱自己已是半個陜西人。
對于銅川近年來大力推廣的藥王故里文化,張梅桂也敏感地嗅到風口,打算結合自己在臺灣開營養早餐店的創業經歷,以及吉富宴會中心的商業規劃,接下來針對藥膳養生湯進行產品規劃。
“在養生方面,臺灣人對‘治未病’的觀念很重視,所以我也想將臺灣的養生理念和銅川當地的藥王文化進行結合。”張梅桂說,希望能將接收到的愛意和幫助,反哺到這片土地。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