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餐廳為孤寡老人過生日
□ 記者 張璐 通訊員 楊鋒安
“喲,今天吃韭菜大肉餡餃子。”8月2日,臨近午時,老人們陸續走進西安市長安區崔家營社區愛心餐廳,查看墻上貼著的本周食譜。
愛心餐廳里,工作人員圍在案板前麻利地把最后幾個餃子包好下鍋。老人們坐在餐廳拉著家常,時不時伸頭看看餃子是否煮好了。
據了解,2021年以來,崔家營社區在長安區民政局、區慈善會的指導下,扎實開展“慈善幸福家園”創建工作,全面落實“五個一”建設內容,重點推進關愛中心和愛心餐廳建設,采取“區上出一點、村上籌一點、老人掏一點”的模式,積極籌措慈善互助金,切實解決了當地空巢、獨居、留守老人“做飯難、吃飯難”問題。
為確保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安全、健康、舒心的就餐體驗,崔家營社區愛心餐廳從聘請廚師、食材選料到制作,每一環節都充分考慮老年人的實際需求,一日三餐飯菜不重復,確保每餐營養均衡。而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日只需花費10元,就能吃到熱乎可口的飯菜。每到用餐時間,餐廳內便洋溢著歡聲笑語,老人們圍坐一桌,分享著家長里短,彼此間的距離也在一頓飯中悄然拉近。
像崔家營社區愛心餐廳這樣的助餐食堂,長安區共有16家,分布在全區不同村(社)的慈善幸福家園中。16家慈善幸福家園建立的慈善互助金累計募集483.5萬元,為愛心餐廳良好發展奠定了基礎。
2022年10月,長安區慈善會與省慈善協會、支付寶平臺合作,先后在崔家營社區、東興村等10個村(社)實施慈善助力“愛心餐廳”試點項目,精準選擇基礎條件扎實、配套設施完備的村(社)作為試點,確保這些區域具備開設餐廳所需的基本條件。同時,堅實的集體經濟基礎與相對充裕的經濟來源,也為愛心餐廳的持續運營提供了必要的資金支持。
記者了解到,這16家愛心餐廳中,14家由村委會管理運行、1家由愛心企業管理運行、1家由愛心人士管理運行。這種多樣化的管理模式不僅展現了長安區在推進養老服務上的創新思維,更體現出社會各界對老年人的關心關注。
除此之外,長安區整合政府資源和社會資源,堅持量力而行、宜大則大、宜小則小的原則,借助互聯網技術平臺,通過“一村一碼”為愛心餐廳開辟網絡眾籌的便捷通道,有效匯聚社會力量,助力愛心餐廳可持續運行。去年,省慈善協會攜手支付寶平臺,為每家餐廳提供3萬元的資助,長安區慈善會給予2萬元補助。今年,為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長安區慈善會決定將補助標準提升至每家愛心餐廳5萬元。
據長安區慈善會會長賀樂軍介紹,根據老人實際需求和當地情況,各愛心餐廳因地制宜、因需而為,除1家愛心餐廳正在籌備外,其他愛心餐廳正常運行,其中,2家愛心餐廳提供一日三餐、10家愛心餐廳提供一日兩餐、3家愛心餐廳提供一日一餐,就餐老人達千余人。
長安區愛心餐廳的每一份飯菜都承載著對老年人的深切關懷與尊重,“菜樣不少、價格實惠、吃飽吃好”也成為老人們點贊愛心餐廳的共同原因。
“小餐廳”連著“大民生”。長安區慈善會通過興辦愛心餐廳,解決了老人就餐難題,也為社會和諧穩定發展貢獻了慈善力量。2023年,長安區“愛心餐廳”項目被省民政廳評為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優秀項目”。
《各界導報》2024-08-23 第5750期 4版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