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引漢濟渭二期工程首個跨河建筑物——涇河管橋合龍。 通訊員 李明攝
8月30日上午,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引漢濟渭二期工程首個跨河建筑物——涇河管橋順利合龍,標志著引漢濟渭二期工程取得重大突破,為2025年底北干線建成通水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2年3月5日,涇河管橋工程開工建設。工程右岸位于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太平鎮牛楊村,左岸位于涇陽縣中張鎮河灘楊村,全長1.178千米,共27跨,橋面寬14.5米,其中主橋長540米、引橋長630米,橋面鋪設2根直徑2.4米的壓力鋼管,設計流量13.5立方米每秒。由漢江調來的水將通過涇河管橋繼續向北輸送至涇陽、三原、高陵、閻良、富平等地。
中鐵五局涇河管橋項目部經理許樹亨介紹,管橋橫跨涇河,橋墩位于河灘及河道內,地表下4米至10米多分布砂、卵礫石夾層,夏秋季受洪水影響較大;主橋跨度大,結構特殊,誤差要求較高,分階段施工,各階段監測監控技術和施工技術要求較高。施工高峰期,同時使用5臺塔吊、5套掛籃、3套龍門吊,施工安全和管理難度較大。
“我們將一鼓作氣,爭取組織施工單位在兩個半月內完成鋼箱拱安裝,同步推進壓力鋼管安裝工作,確保按期通水。”陜西水務發展集團引漢濟渭公司渭北分公司經理楊誠說。
今年夏季,引漢濟渭工程通過西安市黑河供水管道向西安日供水量突破百萬立方米,起到了抗旱保供“壓艙石”作用。為保障供水安全,加快推進引漢濟渭南干線建設迫在眉睫。
引漢濟渭二期工程南干線西起黃池溝配水樞紐,東至灞河水廠分水口,全長100.41公里,是向西安城市供水的骨干線路。輸水隧洞沿秦嶺北麓潛山區布設,工程點多、線長、面廣,地質條件復雜,需要克服施工用地、環境保障等諸多挑戰。引漢濟渭公司先后解決了隧洞穿越黑河渠道、西成鐵路、縣鄉道路、天然氣管道、電力線路等難題。截至目前,13條支洞已完成作業面交接工作,主洞工程陸續開工建設。(記者 劉印)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