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全省重癥醫學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補齊重癥醫學醫療資源短板,近日,陜西省衛健委、發改委等8部門組織制定了《陜西省加強重癥醫學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提升重大突發事件危重癥傷病人員集中救治和區域協同能力
《方案》要求,將重癥醫學醫療服務能力建設作為“十四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內容予以推進,完善“能級匹配、布局合理、服務優良、平急結合”的重癥醫學醫療服務體系。到2025年末,全省重癥醫學床位(包括綜合 ICU 床位和專科 ICU 床位,下同)達到15張/10萬人,可轉換重癥醫學床位(以下簡稱"可轉換 ICU 床位")達到10張/10萬人,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綜合 ICU 床醫比達到1:0.8,床護比達到1:3。到2027年末,全省重癥醫學床位達到18張/10萬人,可轉換重癥醫學床位達到12張/10萬人,重癥醫學醫療服務資源有效擴容,區域布局更加均衡,專科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持續完善重癥醫學醫療服務網絡。發揮省內高水平醫院輻射帶動作用。幫扶和支持國家重癥區域醫療中心聯合申報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對照國家重癥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標準加快推進建設工作。依托省級三級公立醫院重癥資源優勢,通過托管、合作共建等模式,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下沉。建立區域資源統籌和協調調度機制,提升重大突發事件危重癥傷病人員集中救治和區域協同能力。到2025年末,力爭每個設區市至少有1家綜合醫院在省級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重癥醫學專科能力評估中“臨床專科能力綜合指數”排名在全省前30%。
強化城市重癥醫學醫療服務網絡建設。將重癥醫學服務網絡建設納入城市醫療集團等醫聯體建設,完善網格內醫療資源整合與協作機制。
提升縣域內重癥醫學醫療服務能力。統籌用好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級醫院、蘇陜醫療幫扶、醫療人才組團式幫扶等工作機制,圍繞縣域居民急危重癥搶救與疑難病轉診、突發事件緊急醫療救援等,加強縣級醫院人才、技術、專科、專病建設,提升規范化、精細化、信息化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完善上下聯動、分工協作機制,增強基層醫療機構急診急救應急處置和規范轉診能力,全面提升縣域內重大突發事件醫療救治能力。到2025年末,力爭每個縣域至少1家醫院重癥醫學科能力水平達到二級綜合醫院水平,推動一批縣級醫院重癥醫學科能力水平達到三級綜合醫院水平。
按照平急結合原則醫院應儲備一批可轉換ICU床位
合理增加重癥醫學專業床位設置。統籌重癥醫學醫療資源規劃與布局。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有條件的中醫醫院應當獨立設置重癥醫學科,一級以十估染癥、兒童專科醫院應當建設重癥監護病房,按標準學科床位,滿足大規模緊急救治需求。符合條件醫院可以設置重癥醫學科并申請增加診療科目。
醫院應當按照平急結合原則,儲備一批可轉換 ICU 床位,選擇適宜的獨立院區、病房樓,按照感染防控要求,對其內部病房進行改建,配備滿足重癥救治設備使用所需的供氧和供電設施,以及呼吸支持、搶救和監護等設備,確保能夠在24小時內轉化為重癥專業救治床位。
增強重癥醫學專業吸引力。健全以醫療質量、效率和患者滿意度等為核心的內部分配機制,體現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的價值,做到優績優酬、同工同酬,合理保障重癥醫學科醫務人員薪酬待遇。充分考慮重癥醫學科工作特點和技術勞務價值,在職稱晉升、崗位聘用、評優評先等工作中,向重癥醫學科醫務人員適度傾斜。為重癥醫學科醫務人員提供良好的學習、工作條件,緩解醫務人員壓力,充分調動其積極性。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