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秦瑤 首席記者 李榮
“生活在福利院的孩子們大多都是先天殘疾或者孤兒,少了同齡孩子享有的健康快樂,卻有著比同齡孩子更多的堅韌和懂事。”省政協委員、西安市殯儀館基層干部鄧頤佳說。
一次偶然的機會,鄧頤佳了解到西安市兒童福利院孩子們的生活現狀,孩子們的樂觀、堅強、純真令她深受觸動,她決定盡一份力量,為孤殘兒童發聲。
“目前,我省兒童福利機構養育孤殘兒童1600余名,殘障率80%以上,多為無行動能力或行動受限的兒童,需要專業康復人員就近就便持續提供專業有效的康復服務。”鄧頤佳說。
2022年,省殘聯等6部門聯合印發《陜西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定點服務機構協議管理實施辦法(試行)》,明確要求將兒童福利機構納入康復救助定點服務機構。文件印發后,全省有18家兒童福利機構提交了納入申請,但截至目前,僅有4家被納入定點服務機構,且救助資金全部未落實。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為孤殘兒童創造優質成長空間的服務內容越來越多、標準越來越高,保障孤殘兒童衣食日雜等基本生活條件后,生活費所剩無幾。“我省兒童福利機構均未得到康復經費保障,已納入定點機構的4家兒童福利機構也未享受到28000元/年/人的康復救助資金。”鄧頤佳表示,這直接導致我省兒童福利機構專業康復人員不足、康復設備較差、康復服務開展受限。
今年省兩會上,鄧頤佳提交了《關于省殘聯落實兒童福利機構孤殘兒童康復權益的提案》,建議陜西省殘疾人聯合會結合《陜西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定點服務機構協議管理實施辦法》,將兒童福利機構納入康復救助定點機構,按照社會康復訓練救助標準,將資金撥付兒童福利機構,由兒童福利機構根據孤殘兒童康復實際需求,著力提升康復保障條件和康復服務水平,持續改善孤殘兒童健康狀況,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為他們成年后融入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提案交辦后,承辦單位多次與鄧頤佳進行電話溝通,今年5月中旬,陜西省殘聯康復部一級主任科員張敏、陜西省殘聯康復部三級主任科員李晨來到西安市兒童福利院,與鄧頤佳本人就答復內容進行座談交流。
今年2月,省殘聯聯合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等4部門印發《關于在兒童福利機構設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點的通知》,提出“各級殘聯應積極會同衛健、民政等部門,按照規定程序進行資格認定,將達到標準的市級兒童福利院納入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定點機構目錄”。目前,全省有2家符合定點條件的兒童福利機構已被納入定點范圍,資金按照20000元/年/人的標準兌付;有2家被納入培育機構,由民政部門承擔康復救助費用;經核查,其余6家市級兒童福利機構因未達到準入標準,暫未納入定點范圍。市級兒童福利機構已被納入定點范圍的4個地市,救助資金已全部落實到位。其中,渭南市、咸陽市均按本地標準兌付,寶雞市、榆林市由本地民政部門承擔孤殘兒童康復費用。
張敏表示,由于兒童福利機構是民政部門所屬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規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不作為政府購買服務的購買主體和承接主體”。下一步,省殘聯將積極向中國殘聯提請建議協調民政、財政、教育等相關部門,明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承擔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經費撥付工作。同時,建議民政部門加大對兒童福利機構的扶持力度,完善設施設備和人員配備,達到標準后,向屬地殘聯提出申請,由屬地殘聯按照規定程序和條件進行定點資格認定。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