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寶雞地通汽車制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業機器人在自動焊接,工作人員在檢查零件。
8月9日,寶雞市發布畝均效益領跑者名單,共有25家企業入選,涵蓋汽車、裝備、食品、電子、醫藥、化工、輕工、有色等重點行業,在全省率先開展制造業重點行業畝均效益領跑者行動。這是寶雞市為深化“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推出的一項重要舉措。
以“當好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為目標,2021年,寶雞市啟動“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工作。去年,寶雞市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30.36萬元,較2021年增長25.4%。
3年來,寶雞市向科技要效益、向創新要發展,以畝均效益綜合評價結果運用為重點,壯大重點行業領跑者,助力低效企業提質增效,解決企業“誰來幫”“怎么幫”難題,推動工業企業種出經濟“高產田”。
使領跑者獲得感更多
9月10日,在青島啤酒寶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啤酒”)生產車間,檢測工人檢驗完成后,一瓶瓶啤酒從傳送帶上依次被包裝下線。
“我們秉持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實現從‘田間’到‘舌尖’的全方位質量管控與提升。近年來,公司綜合能耗下降19.84%,碳排放強度下降38.75%,生產成本年均降低97.45萬元,2023年畝均稅收達34.07萬元。”青島啤酒技術負責人李忠林說。
靠著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青島啤酒生產效益不斷提升,入選寶雞市畝均效益領跑者名單。
領跑者名單的發布,是寶雞市深化“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的具體實踐。入選的25家企業平均畝均產值達939萬元,是寶雞市規上企業平均水平的2.71倍,以領跑者身份帶動行業整體發展。
“我們將對領跑者企業在評獎評優、項目申報等方面給予傾斜,在金融服務、科技研發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讓畝均效益領跑者有更多獲得感。”寶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總工程師朱曉華說。
此外,寶雞市以畝均增加值、畝均稅收、全員勞動生產率、單位能耗增加值、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高質量發展指標為主要評價指標,并根據綜合評價得分,將企業分為A、B、C、D四類。
評價企業的過程,也是“摸家底”的過程。正向激勵優質企業的同時,寶雞市在低效企業開展技術改造、產品升級、產業轉型、智改數轉、科技研發、綠色發展、產銷對接、整合入園、兼并重組、“騰籠換鳥”10個方面的畝均效益提升行動,打出了一套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組合拳”。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探索創造性舉措,開展創新性工作,支持和引導各類企業提高資源要素利用效率,推動實現土地等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助推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亮點做法、特色經驗,力爭為全省‘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貢獻寶雞方案。”寶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巨緒昌說。
向新質生產力要效益
汽車產業是寶雞優勢產業之一。在寶雞發展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過程中,一條主線清晰可見——要畝均效益,在“有限空間”創造“無限發展”。
通過技術改造、智改數轉,寶雞市推動汽車產業從整車及配套全面向新能源轉型,不斷提高關鍵零部件和高端零部件配套能力。
9月3日,記者在西北地區唯一具備全工序生產乘用車底盤件制造能力的寶雞地通汽車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雞地通”)生產車間看到,各條生產線上的機器快速運轉。
“我們公司與吉利整車、吉利發動機等公司只隔了一條路,為吉利汽車做配套很方便。近幾年,由于訂單不斷增加,我們及時開展技改工作,目前擁有自動傳遞沖壓線、焊接機器人生產線等生產線16條,自動化程度在80%以上。”寶雞地通技術質量負責人郭繼文說,去年公司產值達5.67億元,畝均稅收達43.25萬元。
為有效提升寶雞乘用車車身結構件和底盤懸架件的生產能力,去年5月,寶雞地通二期項目開工建設。這并不是對現有廠房進行簡單“復制粘貼”,而是通過技改升級等實現土地集約高效利用。目前,二期項目部分生產線已投產。
近年來,寶雞多措并舉,鼓勵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對現有設施、工藝條件及生產服務等進行改造,提升企業運行效率和投入產出水平;支持企業實施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等智能化改造升級,促進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讓資源涌向效益高地
2023年,國企寶雞市工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發集團”)與民營企業陜西興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盛新材”)以增資擴股的方式達成合作。工發集團持有興盛新材51%的股份。
這種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用不小。興盛新材因為“混合”擁有了國企的優質資源,實力大增,又因為“改革”降低了運營成本,提升了生產效益,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
今年上半年,混改后的興盛新材交出了令人欣喜的答卷:營業收入達1.4億元,同比增長41%,創下新高。同時,企業管理成本降低10%,生產效率至少提升10%,產品銷售量逐月增加。
企業資源要整合,行業資源也要整合。寶雞高新區鈦及新材料產業園(科技新城園區)建成后,可為企業提供從孵化創業到研發生產的全方位服務,將集聚約100家鈦及新材料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
“目前,一期35棟標準廠房已建成。26家企業陸續入駐生產,涵蓋各類鈦設備生產,各種稀有金屬材料熱處理、酸堿洗,以及板材、棒材生產加工和銷售。產業發展集群效應逐漸凸顯。”寶雞鈦谷創投科技有限公司招商經理高卜濤說。
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不少中小企業嘗到了入駐園區的甜頭。寶雞天鋒熱處理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之前,很多大企業都不會找我們合作,我們也沒有能力接大訂單。入駐園區后,鈦產業鏈上各環節的企業都在公司附近,同行之間交流更密切了,有訂單大家一起合作。漸漸地,我們就有了大客戶。”寶雞天鋒熱處理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董社鋒說。
當前,寶雞市以各行業補鏈、強鏈、延鏈為突破口,設立集聚區,發揮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園、傳感器產業園等各類園區的集聚作用,強化產業鏈分工協作,在關鍵技術攻關、產業鏈協同創新提升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引導符合產業定位和行業準入標準的中小企業入園,更好地提升畝均效益。(記者 李靜茹文/圖)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