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種植的芝麻喜獲豐收受訪者供圖
□ 首席記者 李榮
10月4日,農歷九月初二。在商洛市山陽縣南寬坪鎮集體經濟油料加工廠一車間里,濃郁的芝麻香氣撲鼻而來,生產車間內壓榨聲此起彼伏,車間門口,不時有村民帶著自家種植的芝麻前來壓榨。
“我今天先壓榨30公斤,等初五再把家里剩下的都拿來”“我今年收了100多斤,全部賣給香油廠了”……等候壓榨的間隙,村民們坐在院子里開心地聊著,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南寬坪鎮地處秦嶺南麓,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適宜油菜、芝麻、花生等油料作物生長,特別是種植的芝麻籽粒飽滿、皮薄肉厚、出油率極高。寬坪街社區發展香油產業已有100多年歷史了,過去每到農歷九月,每天都有村民騎著自行車帶著油桶到鎮上的私人油坊壓榨香油。
“既然我們有這么悠久的芝麻種植歷史,就應該好好利用起來。”南寬坪鎮寬坪街社區黨支部書記施定寶說,2023年,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社區按照“支部引領、黨員帶頭、農戶參與”的發展思路,立足當地獨特資源,帶領群眾開始種植芝麻,做實特色產業,開始走“黨建引領聚合力產業興旺促振興”的發展新路子。為鼓勵村民種植油料,社區免費為村民發放油料種子,提供免費榨油服務,并高于市場價回收村民成品油。
2023年11月,寬坪街社區籌措資金100多萬元,利用社區閑置空房建設了一座占地330平方米的現代化集體經濟油料加工廠,并于今年1月正式投產。目前,廠里有16臺總裝機90千瓦時的榨油設備,預計每年能給村集體增加收入15萬元以上。
“我們不僅可以加工芝麻,還可以加工油菜籽、核桃、花生等多種油料作物,這條生產線一年四季不愁沒原料。”看著眼前忙碌的壓榨車間,施定寶說,今年3月,社區共吸收5名黨員干部、1個組集體入股,參與寬坪街社區集體經濟油料加工廠年底分紅。
今年9月,寬坪街社區帶領大家種植的芝麻喜獲豐收,油料加工廠以每斤8.5元的價格收購群眾種植的芝麻,并在農歷八月、九月的初二、初五、初八對群眾免費壓榨芝麻油。
“我家今年種了1畝多地的芝麻,打了400多斤,直接賣給了油料加工廠,掙了4000多塊錢呢!”62歲的寬坪街社區村民李倍銀說,以前家里種的芝麻,除了自己食用外,還得跑到60公里外的縣城賣,現在好了,村子蓋了油料加工廠,家門口就能把芝麻變成現錢,小芝麻讓生活變得節節高。
寬坪街社區干部郭慶高說,今年芝麻喜獲豐收,每天可以加工芝麻2500斤左右,生產香油1000余斤。
為延長產業鏈,實現芝麻的深加工,寬坪街社區發揮油料加工廠優勢,注冊“源味油坊”品牌商標,把石磨香油傳統生產工藝和現代生產工藝相結合,生產加工特色香油,并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進行銷售,實現了集原材料種植、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規模化產業。今年香油加工廠首批生產的菜籽油、芝麻油、核桃油,其醇厚的口感深受消費者喜愛。
油料加工廠技術員高攀說,現在廠區主要生產菜籽油和芝麻油,一個月生產1噸左右。油料經過物理壓榨,沒有任何添加劑,油質好,市場銷售非常好。
寬坪街社區地處鎮政府所在地,是通往漫川關古鎮、月亮洞、天蓬山寨等景區的必經之路。種植結構的調整,也為當地帶來了新的機遇。油料加工廠,不僅榨出了充滿希望的食用油,也為村集體經濟產業注入了新“動能”。
“我們將摒棄過去傳統的家庭作坊式經營,使原本只有在鄉村集市上加工、銷售的香油,慢慢走向更大市場,促進農民增收。”施定寶說,社區將依托油料加工廠,圍繞后坡腦山地理優勢,帶領群眾種植油菜籽,傾力拓展集觀光旅游、鄉村民宿、產業發展的新路徑。
近年來,山陽縣南寬坪鎮依托資源稟賦優勢,探索“黨支部+”聯農帶農新模式,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持續調動群眾積極性,培育出寬坪街社區“源味油坊”、黃花嶺茶葉、洞溝村香椿等一大批特色產業,讓群眾在家門口吃上了“產業飯”,日子越過越紅火。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