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趙婧
金秋時節,漢中市留壩縣楓葉醉紅、秋景宜人。一處處掩映在青山綠水間的特色民宿,也成為游客放松身心、親近自然的好去處。地處秦嶺南麓的留壩縣,是秦嶺生態保護限制開發區和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涵養地。多年來,如何推動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雙贏”,是當地在鄉村振興中面臨的重大課題。
以“綠”為底,創新破題。近年來,留壩縣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目標,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大力打造特色民宿品牌,積極扶持民宿經濟發展,走出了一條以民宿產業發展促進城鄉增美、產業增效、百姓增收的綠色發展之路。
體旅融合帶火“民宿熱”
陽光和煦,綠草如茵。“十一”前夕,位于留壩縣留侯鎮營盤村的數十家民宿,迎來了眾多游客。
“真沒想到,今年8月份才投入運營,一個月就掙了8萬多元。”今年50多歲的李玉梅是土生土長的營盤村村民,也是松漫民宿的經營者。她告訴記者,這幾年村民眼瞅著村里民宿發展勢頭火熱,都想借“火”把日子“燒”得更旺。她去年和兩個女兒商議后,聘請了專業民宿設計師,把老宅改建成了時下流行的精品民宿,由于位置便利、價格適中且別具一格,自開業以來吸引了不少游客入住打卡。
松漫民宿鄰近營盤村村口,斜對面就是留壩足球青訓中心基地,在夏天旺季,李玉梅主要接待那些逐“球”而來的家庭。“民宿后面就是足球場,很多家長喜歡坐在二樓陽臺上,一邊喝茶一邊看孩子訓練或比賽,休閑的同時也能陪伴孩子。”李玉梅說。
“營盤村海拔達1600余米,年平均氣溫11.5℃,91.23%的森林覆蓋率提供了豐富的負氧離子,具備足球運動準高原、全封閉集訓和夏季訓練比賽的良好條件。”據留壩縣政協委員、留壩足球青訓中心負責人曾亞光介紹,近年來,留壩縣以足球青訓中心建設為主體,打造營盤運動休閑小鎮,深度推進當地體旅融合。據統計,每年7至8月,前來營盤村參與足球訓練與比賽的運動員、教練員多達2萬余人,觀賽家長3000余人。
因球而興,因球而變。隨著青少年足球產業的興起,營盤村附近的紫柏山、張良廟景區和紫柏山國際滑雪場也越來越受歡迎,進一步推動了當地民宿產業的快速發展。“僅2023年,就有13戶村民遞交了建房申請計劃,改造房屋發展民宿。”漢中市體育局派駐留壩縣留侯鎮營盤村第一書記表示,截至目前,營盤村有民宿51家,其中,營盤村村民自己開辦的民宿就有45家,占到了全村農戶的三分之一,80%的勞動力直接從事旅游產業。“產業旺,村才能強、民才能富。”馬俊介紹,截至2023年,營盤村村集體已實現收入38.3萬元。2024年村集體收入預計達到80.3萬元。
富民產業引得“雁回歸”
在山水田園,邂逅“詩和遠方”。近年來,隨著鄉村旅游興起,像營盤村一樣的“民宿村”在留壩縣不斷涌現,也吸引了大批外出人員返鄉就業創業。
“既能照顧到家人,又能實現創業自由,這樣的生活讓我感到充實。”2020年,在外地打工的小留壩村村民劉建紅了解到留壩縣返鄉創業的好政策,當即響應當地的“歸雁”號召,返鄉在樓房溝民宿當起了管家。兩年后,看到民宿發展的好前景,她果斷將自家房屋改建成了民宿。“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不僅能獲得貼息貸款,還有專業裝修公司指導,能參加免費的技能培訓……”劉建紅說,她現在的回頭客越來越多了,2023年年收入超過7萬元。
客房預訂、客人接待、定制服務……在返鄉之前,民宿管家楊德芳沒料到自己能成為一個“多面手”,更沒想過,那些從小熟悉的故鄉山水和田園生活會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新的意義。“為了增強游客的體驗感,我平時會策劃一些趣味活動,每當看到游客在打糍粑、撿板栗時玩得不亦樂乎,成就感就涌上心頭。”楊德芳說,民宿管家不僅是服務者,更是鄉村文化的“代言人”,她要通過熱情周到的服務,讓更多游客深度體驗鄉村魅力。
留壩縣素有“西北林冠第一縣、棧道明珠小江南”的美譽,這里有“天坦”地質奇觀、靜謐古樸老街、秦嶺最美小鎮等豐富多樣的旅游產品,是休閑度假、養生養老的旅游勝地。
據留壩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委文明辦主任齊勇介紹,為了讓游客有更舒心的旅游體驗,近年來,留壩縣持續在提升民宿服務質量上下功夫,并實施“四個一百”工程,即利用3年時間在全縣培訓百名管家、提升百家農家樂、創新發展百家民宿、推動百人創業,為當地旅游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為進一步促進民宿產業高質量發展,留壩縣出臺了《留壩縣民宿分類管理辦法》《留壩縣民宿發展扶持獎勵辦法》等政策文件,打造“田園觀光+民宿”“讀書+民宿”“時代文化記憶+民宿”等主題的民宿體系;通過舉辦旅游文化節、民宿技能大賽等活動,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體驗留壩的民宿文化,促進民宿產業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切實推動旅游產業成為留壩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
“家鄉越來越美了,鄉親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真心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回到家鄉,找到自己的事業和幸福生活,也希望更多游客能來這里,找到自己的‘詩和遠方’。”楊德芳說。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