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馮倩楠
“這卡是哪來的?”
9月上旬,學校剛開學,在參加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指導時,遇到正在玩“煙卡”的學生,延安市政協委員、寶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會主席張鷹忍不住上前“絮叨”了幾句。
這是張鷹擔任政協委員后養成的習慣:喜歡和群眾嘮嗑,尤其是看到有群眾反映問題或發現一些現象,總想上去探究一番。“今年有群眾向我反映學生玩‘煙卡’問題,剛好遇到了,就上去問問。”他說。
張鷹連任三屆延安市政協委員、五屆寶塔區政協委員。多年來,他深入基層扎根群眾,通過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為民鼓與呼,連任多屆政協委員的經歷就是他履職為民的生動注腳。
張鷹委員 受訪者供圖
光榮榜常客
履職20多年來,張鷹累計提交提案186件,是政協“榮譽榜”上的常客,不少惠民實事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常”的頻率如何?舉幾個例子——
2023年,張鷹提交的《關于助推營商環境工作的幾點建議》的提案,因調研扎實、建議中肯、辦理效果好,被評為寶塔區政協2023年度優秀提案。當年,他提交的《城區二手車市場亟待建立人民調解機制》社情民意信息,助推區二手車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掛牌成立。
2022年,張鷹提交的《關于加強殯葬行業監管的建議》的提案,被選為區年度重點督辦提案。同時,他還向延安市政協提交了《延安城區殯葬行業亂象不斷亟待規范》的社情民意信息。幾個月后,延安市、寶塔區召開兩級行業監管部門座談會,區政府印發《關于禁止在中心城區居民小區等公共場所舉辦喪事的通告》并開展專項整治。這件提案入選年度優秀提案。
2020、2021年,張鷹連續兩年向延安市政協、寶塔區政協提交羅家坪大橋改造相關提案,建議兩級政府城區規劃部門盡快組建工作專班,形成羅家坪大橋項目改造報告,及時按程序報批,他的提案間接加速了羅家坪大橋工程。
2023年,寶塔區政協共收到提案81件,經合并歸類51件,其中立案18件。而張鷹這些年提交的提案幾乎都被立案,由此可見建言質量之高。
問及為什么總關注民生領域?張鷹說:“自己總在市場里行走,平時和群眾打交道多,關注民生是順勢而為。”
讓建議“飛一會兒”
“有的問題當時不能解決,要讓合理建議‘飛一會兒’,相信好建議總能落地生根。”在張鷹看來,委員履職既要盡責,也要給有關部門留下解決問題的時間。
2013年,有群眾向張鷹反映,物業公司代繳居民電費時,會向業主另收取小區電損費用。“在當時,物業代繳是普遍現象,這種方式增加物業工作量不說,業主還要平白多出電損費用。”于是,張鷹提交了《關于改變延安城區居民小區電費收繳方式的建議》的提案,建議實行抄表到戶改造。
經過延安市物價、住建部門和電力公司多方發力,幾年后,延安率先在全省啟動戶表改造工作。目前,延安城區居民小區抄表到戶率達92.68%。
履職多年,張鷹提出了很多接地氣的建議:《關于將延安南河南橋至興盛橋段河堤水泥護樁改景觀護欄的提案》所涉項目被納入延河綜合治理項目,目前已竣工;《加強預付消費監管迫在眉睫》的大會發言建議被吸納到相關報告,市級職能部門隨即開展了專項行動;所撰寫的《“小飯桌”大問題亟待規范》社情民意信息,經民盟延安市委會、民盟陜西省委會報送,被民盟中央采用……
這些建言線索大多來自傾聽群眾之聲。“時間長了,大家都知道我是政協委員,遇到問題就來找我,調研后能找到辦法的,我就通過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進行反映。”張鷹說。
“認真準沒錯”
2003年,張鷹被推選為寶塔區政協委員,他至今還記得當時的心情——既欣喜又緊張,“拿到委員證書時,一種神圣的責任感油然而生。”
怎么當好政協委員?那時張鷹還沒琢磨出門道,只知道“認真準沒錯”。
回想起第一次撰寫提案,張鷹用了8個字總結:字斟句酌、數易其稿。“對政協傳幫帶的傳統,我剛當上政協委員就深有體會。”當時,原寶塔區政協副主席曹卉就曾手把手教張鷹如何搜集提案素材,還在會場間隙幫他修改提案初稿。“曹主席告訴我,提案要從關注身邊小事做起,才能反映社會現象。”這讓張鷹自我鞭策:要做一名合格的政協委員,必須深入體察民情,真實反映民意。
有一年,張鷹接到群眾反映,說小區消防通道通行不暢。寶塔區城區有250多個居民小區,當年,張鷹實地走訪了84個小區,不僅實證小區內消防通道堵塞問題普遍存在,還摸清了消防通道堵塞成因,隨后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提交了《關于切實暢通居民小區消防通道的建議》的提案。
提案交辦后,延安市委、市政府組織公安、消防、住建部門及社區聯合發力,開展了專項整治行動,城區各小區大門等消防通道處均標上醒目的黃色警示線,居民小區消防通道終于得以暢通。
“任重道遠、未來可期。作為一名老政協委員,我要爭做有夢想、有擔當、有作為、懂政協、善議政、精監督的新時代政協委員。”在今年的委員履職回顧總結里,張鷹激勵自己繼續前行。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