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基于國產商用密碼算法的安全云平臺‘赤云’,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實現了云數據的安全存儲、快速檢索、便捷共享和可靠刪除,歡迎有意向的企業和投資機構與我們對接合作。”11月9日,在2024年“秦創原·灃東杯”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儀式上,陜西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禹勇進行了現場路演。
當天進行的決賽中,禹勇團隊的赤云項目獲得一等獎。相比依賴國外密碼技術的云平臺,該項目通過底層核心密碼算法的國產化,真正做到了云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目前,赤云的核心算法部署到多家企業,為北京冬奧會、海淀城市大腦等重大活動和項目的數據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
路演剛結束,禹勇的微信就收到了10余個“好友添加申請”。“感謝大賽為我們提供與產業界、金融界交流的平臺,組委會為獲獎項目提供的后續增值服務也讓我們對加速成果轉化信心滿滿。”禹勇說。
受到禹勇等創業者點贊的2024年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由省科協、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西咸新區管委會等10家單位聯合主辦,比賽項目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材料與工程、新能源化工及節能環保、現代農業等6個領域,與我省優勢學科、重點產業高度契合。
“本次大賽吸引了全省20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參與,共有580個項目、3000余名科技工作者參加了初賽。”省科協企事業工作部負責人說,“為進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及早介入項目轉化輔導、市場化對接,增強賽事輻射帶動作用,大賽今年創新采取雙通道賽制,即在原有復賽基礎上開辟‘U+計劃’新賽道,重點挖掘市場、技術雙優的項目。”
經過路演答辯、專家評審等環節,共有25個項目獲一等獎。頒獎儀式上,低成本傳感與電子皮膚產業化、高精度數字水準測量裝備及系統等5個項目簽約落地西咸新區灃東新城;醫療數字化定制系統、國產科學計算與建模仿真軟件等5個項目和投資機構簽約,意向投資金額達5000萬元。
低成本傳感與電子皮膚產業化項目以西安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副教授韓傳余的柔性莫特憶阻器發明成果為基礎,研發形成基于莫特憶阻器全新架構的傳感信號調理芯片及基于新架構的傳感方案等多項核心成果。
項目負責人、陜西格芯國微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朱哲介紹,項目的核心產品是一種可以模擬人體皮膚功能的電子設備,由傳感器、電子元件和柔性材料組成,能感知和響應外界刺激,具有電路結構簡單、成本低、功耗小、靈敏度高、體積小等特點,在餐飲、醫療、家庭照護等服務型機器人領域有廣闊應用前景。
“落地灃東新城秦創原立體聯動孵化器總基地后,當地將在辦公場地、市場拓展、工商稅務法律等方面提供支持,讓我們對成果轉化的前景信心十足。”朱哲說。
受益的不只是禹勇和朱哲團隊。2016年以來,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已舉辦9屆,通過以演代評引才聚才,以賽助研、以賽提質、以賽促轉,評出獲獎項目1500余個,實現企業應用推廣400余項,讓高價值成果從“賽場”走向“市場”。
在頒獎儀式現場,同期舉辦了灃東新城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管委會與西安交通大學陜西省智能機器人重點實驗室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打造以機器人研發制造為核心的概念驗證中心、技術轉移中心、創新聯合體、新型研發機構等產業創新平臺,建設秦創原機器人產業創新聚集區。
“我們將繼續發揮科協系統聯系廣泛、智力密集的優勢,深入實施‘四鏈融合’示范工程,助力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不斷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服務科技強省建設,為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貢獻科協力量。”省科協黨組書記李豫琦說。
(記者 霍強)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