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漢濱區早陽鎮寨埡村山里源養殖基地(11月12日航拍)。 通訊員 周亭松攝
張垂平的小羊正在進食(資料照片)。
張垂平會養羊,脫貧致富發了“羊財”。這在安康市漢濱區早陽鎮寨埡村是人盡皆知的事。
初冬的寨埡村層林盡染、五彩斑斕。一陣小雨過后,山上平添幾分寒意。
11月12日一大早,張垂平穿上加厚毛衣,披上外套,趕著羊群進了山林。一想到晚上養殖基地要來收羊,他不由得哼起小曲。
暮色四合,燈火點點。張垂平跟在羊群后面回家的時候,隱約看到路口停著一輛皮卡車。原來,安康市漢濱區山里源生態牧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趙磊已在他家門口等候多時。
“沒辦法,它們天不黑趕不回來啊。”張垂平笑聲中帶著歉意。
稱重、裝車,一氣呵成。
“5只羊一共215公斤,現在市場價26元1公斤,我給你算30元。”趙磊打開手機上的計算器遞到張垂平眼前,“6450元,明天就給你打到卡上。”
■ 獨唱,山歌悠遠
張垂平說,如果不是趙磊幫助,他這輩子可能都不會再養羊——那幾年因為養羊傷透了心。
46歲的張垂平是寨埡村五組脫貧戶,小時候是“放羊娃”。過去,每年他家里都會養一兩只羊。到了臘月,羊販子上門收購,也不過秤,打眼一估,給點錢就收走了。“雖不滿意,總比賣不出去好吧。”那時,張垂平總是這樣安慰自己。
2017年,懷著脫貧摘帽的決心,張垂平一口氣養了6只羊。沒想到,有幾只羊先后生了口瘡。他找人看過也不見好轉,最后只能眼睜睜看著羊死去。雞飛蛋打一場空,張垂平發誓,再也不養羊了。
寨埡村位于漢江北岸,海拔近1000米的大山上,植被茂密、牧草豐沛。趙磊堅定地認為,這里不養羊簡直就是浪費資源。
趙磊,35歲,土生土長的寨埡村人,曾在浙江嘉興從事服裝設計工作,2012年返鄉創業。在經歷養豬、養牛、養雞等嘗試后,他將目光鎖定在養殖陜南白山羊上。從幾十只到幾百只,趙磊牽頭成立的山里源合作社越辦越紅火。合作社采用放養和圈養相結合的方式,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不斷向規范化、科學化發展。
張垂平親眼看到趙磊給貧困戶發放15公斤左右的小羊羔,等他們把羊養到40公斤后,他還負責收購。有人說這叫“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張垂平心想,這不就是“借雞生蛋”嗎?
但和大多數村民一樣,那時的張垂平持觀望態度。
■ 合奏,牧歌嘹亮
“你放心養,我給你選育陜南白山羊優良品種,防疫、養殖技術我都教給你,合作社再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全部回收。你看,養殖基地最多也就能養幾百只羊,根本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你就當是幫我的忙。”趙磊三番五次上門勸說,逐漸打消了張垂平的顧慮。
2019年,張垂平重整旗鼓,養羊10只。在趙磊的幫助下,他給羊按時做好防疫,及時清理圈舍,適時增溫保暖。每天放羊回來,張垂平都會再喂一次玉米,給羊加個餐。10只羊被養得健健康康、白白胖胖。到了年底,趙磊果然兌現了承諾上門收購,并及時付款。
如今,這一“新牧羊曲”在寨埡村的山林里越唱越響亮。山里源合作社又建成了繁育基地、初加工廠,逐步走上了發展正軌。
為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推動產業升級,2023年,趙磊申報了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貸款項目。漢濱區農業農村局在核查資料、現場查驗后,同意了他的申請。
“2024年初,199萬元到賬,真是雪中送炭。”趙磊說,“項目實施中,我們共為寨埡、早陽等5個村的240戶農戶免費發放小羊1350只。發放時,我們優先考慮脫貧戶。”
目前,山里源合作社集中養殖陜南白山羊600只;山里源羊肉品牌得到越來越多客戶的認可,產品遠銷江蘇、廣東等地。
“我們還建成了露營基地,烤全羊是金字招牌。根據現在的市場需求,單靠我們集中養殖遠遠不夠,還要發動更多農戶參與。”趙磊說。
■ 交響,多彩樂章
2024年10月,由山里源合作社實施的“國際農發項目漢濱區白山羊特色養殖案例”作為年度全省唯一案例,入選中國國際減貧中心聯合世界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等機構共同評選的全球最佳減貧案例。
“2020年3月起,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貸款陜西農村特色產業發展項目在漢濱區18個鎮70個村實施,我們通過‘政府搭臺、資金投入、企業唱戲、農戶參與’模式,讓產業發展較好的企業與農戶建立互相依存的關系,以點對點、全過程的支持幫助農戶融入農業產業鏈。”漢濱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高少軍介紹,“我們將持續鞏固提升項目幫扶成效,推動農業經營主體、村集體和農戶三方共贏發展。”
趙磊在農發資金的支持下,建成了陜南白山羊市級繁育中心和兩個實訓基地,山里源合作社還編寫印制了陜南白山羊養殖技術及疫病預防與治療實用教材,免費發放給正在養羊的和將要養羊的農戶。
去年領6只,今年賣5只,張垂平打算明年再領6只,加上之前喂養的,他將有30只陜南白山羊,算是村上響當當的養羊大戶了。
“野果香,山花俏,狗兒跳,羊兒跑。舉起鞭兒輕輕搖,小曲兒滿山飄……”再次哼起牧羊曲,張垂平心中騰起了新的希望。(通訊員 周亭松)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