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秦瑤 記者 馮倩楠
骨科機器人協助醫護人員完成一場精準度達到毫米級的關節置換手術、高空作業機器人的工作效率較傳統“蜘蛛人”高出兩倍、焊接機器人頂替工人上崗讓他們告別“汗”工……這些就是“智”的生活給我們帶來的改變。
——機器人市場熱力攀升。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顯示:近3年中國新增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制造業機器人密度達到每萬名工人470臺,10年間增長近19倍。
——西安迎“風”而上。在工業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多個細分賽道內,均有西安企業嶄露頭角。
競逐新賽道,西安機器人產業如何搶灘“新藍海”?記者對此進行了調研走訪。
同頻共振
在西安達升科技有限公司的動態展廳里,一臺抱夾機器人正在快速完成物品搬運。“抱夾機器人的‘爪子’多為平面,相對于多數夾抱的弧形而言,達升科技研制的抱夾機器人,可以更好保護物體,減少損傷,并且省去了弧形收緊的過程,效率更高。”達升科技主管劉順杰說,目前,上汽、海爾、長安汽車等近20家世界500強企業均有購買達升科技的抱夾機器人。
像達升科技一樣,在醫療機器人賽道,“疾馳”的還有中航創世機器人(西安)有限公司。“公司研發上市了十余款智慧康養機器人產品,如下肢康復訓練機器人、云榻免陪護自理機器人等,為醫院、養老機構、社區和居家養老等客戶提供智能化、智慧化康復、護理服務。”中航創世運營總監李士祥說。
如何跑好新賽道?2024年5月底,陜西省出臺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提到到2026年,打造智能算力、智能機器人、智能無人機、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軟硬件等5個產業集群,人工智能(大數據)產業鏈規模突破千億元。
西安加速領跑。西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初步統計數據顯示,全市機器人產業鏈企業30余戶,2023年全年營業收入約60億元。
“我們公司目前產業鏈省內配套率超過40%,主要以機械加工、標準零部件等上游供應商為主。”李士祥說,作為陜西省機器人產業鏈成員單位,中航創世將通過省內同類型合格供應商替換,推動核心供應商在省內新建配套服務、省內投資孵化等。
同頻共振。西工大、西安交大、西安理工大等單位分別設立了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智能機器人研究中心等專業研究機構,著力開展機器人前沿技術、共性關鍵技術、標準制定等方面研究,做實智力支撐。
共克壁壘
如何破解“卡脖子”問題,推進科技自主創新?RV關節減速器作為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因高技術復雜性及高精度特點,多年來一直被日本等國外企業所掌握。
擺脫進口依賴的關鍵,是要實現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國產化。
陜西秦川高精傳動科技有限公司在2014年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RV減速器,經過三年的不斷優化改進,在2017年實現了RV減速器的批量生產和銷售。
“RV減速機占據工業機器人成本的30%,從日本進口減速器價格昂貴,現在用秦川制造的減速器,性能指標基本相當,價格卻能降低三分之一,這就將國外公司的同類型減速器產品從暴利打成了薄利。”陜西秦川高精科技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長張龍剛說。
六環傳動(西安)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咸陽市涇陽縣,是國內知名的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廠商,拳頭產品之一是國產替代“機器人關節減速器”。
六環傳動副董事長王俊嶺告訴記者,六環傳動自主研發的新型減速器專機,相較于RV減速機體積小,壽命延長3倍至5倍,傳動效率提高了5%到10%,能顯著提升現有工業機器人的精度、剛性等性能,為行業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
加快拓展
《中國機器人技術與產業發展報告(2023年)》顯示,我國機器人優質企業重點分布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其中,北京、深圳、上海的機器人產業實力最為雄厚。
“縱觀西安機器人產業發展,全國領先的科教資源、雄厚的裝備和電子工業基礎、科學的政策引導與創新的技術發展結合,是西安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的關鍵因素。”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施虎說,但與廣東、上海、江蘇等發達省份相比,西安機器人產業布局較晚,目前還存在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產業總體規模小、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等問題。
施虎建議,支持陜西有核心技術的中小企業,聯合產學研,開展機器人示范應用,并將風險投資引入,學習國外新興產業經驗,進一步支持有基礎的中小企業開展機器人關鍵技術與產品的開發,在機器人控制器、伺服驅動、機器視覺等機器人特色關鍵產品上做大做強。在這些核心部件優勢基礎之上,輻射中國機器人產業,吸引機器人本體企業來西安建立生產基地,形成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鏈。
施虎認為,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養老領域的機器人應用預計將成為新的增長點。像“康復機器人”“助老伴行服務機器人”“護理機器人”等機器人類型,能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輔助支持,在康復訓練和情感陪伴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緩解養老護理人員的短缺問題。
“舉起右手”“動動手指”……在西安臻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人坐入設備,戴上白色頭環,想象動作,外部設備就會幫助你進行運動。通過腦機接口,利用意念識別算法,讓患者依靠意念控制機器人,促進受損神經修復,是臻泰智能康復機器人的主要用途。這家依托西安交通大學863計劃重點項目成果轉化孵化的科技型企業,機器人產品已經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等醫療機構使用。
機遇下的“風口”,西安如何迎風起舞,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