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曼莉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頂梁柱”。基于這樣的統一認識,近年來,陜西圍繞國家戰略謀準項目、著眼創新變革謀深項目、立足揚優補短謀實項目,建設了一批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的重大工程、重大項目,有力推動了陜西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
進入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重、壓力大、挑戰多,陜西如何搶抓戰略機遇創造新動能,如何緊抓歷史性機遇實現新發展?答案之一就是擴大有效投資,以更高站位、更強責任、更大力度推動項目建設,為高質量發展固本蓄勢。這是已被實踐證明了的穩增長的支撐所在,也是陜西高質量發展的后勁所在。
怎樣擴大有效投資?
在困難挑戰之下,必然要將之作為一場硬仗來打,關鍵是要堅持以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組織經濟工作,扭住增量政策爭取、存量資源盤活、項目儲備建設、招商方式轉變等著力點,更好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帶動國資善投、民資敢投、外資愿投,切實在產業投資、企業技改投資、重大基礎設施投資、社會投資上提質增效。
要積極搶抓“兩重”、“兩新”、超長期特別國債等重大機遇,準確把握國家政策、緊密結合地方實際、廣泛征求群眾意愿,認真謀劃實施一批產業類、補民生短板類、促進區域協同類高質量項目。
要扎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持續狠抓招商引資,盤活用足各種招商平臺、對接機制、資源渠道,運用投行思維、鏈式思維創新招商模式,努力在吸引利用民資、央資、外資上取得更大提升,在招引落地大型總部企業、鏈主企業、平臺企業上取得更大突破。
要完善項目全生命周期和偏離度管理機制,強化要素保障服務,加強常態化調度、跟蹤式推進,集合一切資源、創造一切條件,全力推動重大項目接續落地,推動投資結構持續優化、新增長點加速形成。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