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湘賓代表。 記者 母家亮攝
民營企業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創新的關鍵力量。民營企業技術人員作為中堅力量,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等方面作出卓越貢獻。
“建議政府聯合行業協會、專業機構,構建針對民營企業的職稱評定服務體系。同時,建立評定結果公示與申訴機制,確保評定過程公開透明、公平公正。”1月15日,省人大代表、陜西航天時代導航設備有限公司首席技師劉湘賓說。
劉湘賓表示,民企技術人員工作重點是解決實際生產中的技術難題、推動產品迭代升級。他們擁有豐富實踐成果與創新技術,但缺乏時間與資源發表高規格學術論文,導致現行標準難以對其真實能力與貢獻作出合理評價。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他們的職業發展以及民營企業的長遠發展。
為此,劉湘賓建議,建立一套符合民營企業特點的多元化職稱評價標準,在考量技術創新能力時,更注重專利的實際轉化率與應用價值。同時將技術革新帶來的生產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等量化指標納入評價體系,對在技術團隊協作中發揮關鍵作用、有效解決重大技術問題的人員,給予相應評價權重。
“希望通過多方共同努力,打破現有職稱評定壁壘,為民營企業技術人員開辟一條公平、公正、暢通的職業發展通道,讓他們在經濟發展的舞臺上充分施展才華,創造更大價值。”劉湘賓說。(作者:鄭斐 母家亮)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