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陜西省兩會正式開啟。1月14日,出席今年省兩會的代表委員們陸續抵達駐地報到。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代表委員們將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建言獻策。
傳民意、話發展、說期盼,來自全省各個行業的代表委員們帶著一份份建議和提案,力爭當好群眾的“代言人”“傳聲筒”,那么今年省兩會,他們都會關注哪些事情?又將提出哪些建議和提案?
關鍵詞:陜西綠茶
茶產業是我省農業的區域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綠茶是陜西茶業對外展示的一張名片,我們要在綠茶品牌發展上求突破。”省人大代表、東裕茗茶創始人張為國表示,近年來我省茶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但是在延長產業鏈、市場推廣、品牌宣傳等方面還有很大進步空間,需要實現跨越式發展。
“我將繼續關注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問題,加快完善《關于加大陜西綠茶品牌提升的建議》。”張為國說,自2013年當選省人大代表以來,他一直致力于推動陜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茶產業脫貧、鄉村產業振興建言獻策。先后提交了《建議省委省政府加大對陜南秦巴山區三個地市的茶產業綜合投入》《關于推動陜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鄉村振興支柱產業的建議》等建議,得到各級政府部門高度重視。
張為國表示,作為一名從大巴山深處走出來的“茶人”,他將繼續加強學習,不斷提升履職能力與水平,以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履職盡責,發揮人大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為群眾解決更多實際問題,為陜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關鍵詞:智慧農業
智慧農業是農業科技發展的新趨勢。省政協委員軒洪亮表示,我省科研實力強、設施農業規模居前列,發展智慧農業基礎良好,但目前還存在一些制約因素。比如農業生產經營者素質與認知不足,現代農業科研體系不成熟,研發投入與成果轉化能力欠缺。
“建議加強新型職業農民智慧農業素養培訓,以農機推廣服務機構和農業職業院校為依托,打造高素質農業人才隊伍。”軒洪亮表示,加大農業科研投入,政府要做好頂層設計,設立專項資金,同時建立以龍頭企業為重點的現代農業科研體系,促進 “產學研” 結合。
智慧農業是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容。發展智慧農業,通過賦能激發乘數效應和化學反應,從而提升農業的比較效益和綜合效益。軒洪亮表示,還要強化科技裝備應用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業生產加工和農村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加大對農機智能化的支持,落實農機補貼政策。同時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創建智能農業信息平臺,如 “互聯網 + ”特色農業公共服務平臺等,利用物聯網等技術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關鍵詞:鄉村振興
作為鄉村振興的踐行者,省人大代表、蒲城縣金栗山養雞合作社理事長王文娟將繼續關注“三農”問題。
鄉村全面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王文娟說,近幾年,周邊許多村子的種植養殖業都發展到一定規模,當前主要思考的是如何擴大銷路。
“今年省兩會,我將圍繞‘加快農村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提出建議。”王文娟表示,當前,農村市場對物流配送的需求日益增長,加快農村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建設、不斷完善農村快遞服務網絡至關重要。
服務“三農”,筑夢未來。王文娟表示,她將繼續扎根鄉村、服務“三農”,積極為鄉村產業發展鼓與呼,同時深入田間地頭了解群眾的新需求、新期盼,認真履職、積極獻策,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力量。
關鍵詞:賽事經濟
近年來,我省積極引進國內外高水平體育賽事,2024 年舉辦各級各類賽事5100余項,賽事經濟產業鏈規模預計超650億元。今年陜西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文家富將目光對準了賽事經濟。
“當前我省賽事經濟發展相比文化、旅游產業,市場開發不足,未形成規模效應;體育與生態旅游等融合不夠,產業鏈短且特色項目挖掘不足;區域發展不平衡,地區間體育發展差異大,整體體育消費與發達地區相比偏低。”文家富建議,強化政策保障,完善協同聯動機制,出臺支持政策,組建產業聯盟,推動多領域深度融合。豐富賽事活動,以市場機制為引導,策劃地市聯動賽事,引入知名賽事,提升場館利用率。堅持品牌引領,優化場館設施與公共服務,推進“賽事 +”跨界融合,打造特色體育產業體系。強化科技創新,利用新技術打造數字體育消費新場景,提升產業競爭力。完善展覽展示平臺,舉辦體育旅游博覽會等,擴大賽事知名度,將賽事 “流量” 轉化為拉動消費的 “留量”。
關鍵詞:養老服務
隨著老年人口數量持續增長,養老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今年,省人大代表、陜西德瑞敬老健康養老產業集團總院長王瑞依然關注養老領域,圍繞打造養老服務人才高地、優化養老機構檢查流程、加強醫康養綜合體建設等方面撰寫議案。
“傳統的農村養老模式正面臨轉型,農村養老服務逐步從‘依賴家庭’向‘社會化’轉變。”王瑞帶動集團先行示范,成立了面向城鄉低收入家庭的綜合養老服務機構——西安市閻良區關山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
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增進老年人福祉,離不開高質量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王瑞表示,只有高質量人才、專業技能人才進入養老行業,才能從源頭推動養老行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醫養結合
讓老年人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是“家事”,更是“國事”。省政協委員劉振宇今年重點聚焦養老問題,提出推進陜西養老服務多元化的建議。
“當前,養老服務需求迅速增長,我在調研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以養老模式為例,居家養老服務集中在生活照料,缺少專業護理與精神慰藉。優質的民辦養老機構收費高,公辦機構床位緊,社區養老發展滯后,難以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需求。”劉振宇表示,同時現有養老服務人員缺乏專業培訓,導致服務質量不高。資金投入不足,致使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滯后,分布不均,農村地區的養老設施尤其薄弱。醫養結合方面,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合作機制不完善,老年人健康保障存在醫養脫節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劉振宇建議,創新養老模式,推動居家、社區、機構養老融合,提供多層次養老服務。加強人才培養,鼓勵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建立培訓基地,提高從業人員待遇。深化醫養結合,促進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深度合作,完善醫保政策,將符合條件的醫養結合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與健康保障。(記者 趙明 石喻涵 朱娜娜)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