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涉及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省人大代表、寶雞市隴縣秦源小學一級教師李興娟對此深有感觸。
李興娟從事基礎教育教學工作20多年。如何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是她始終關注的問題。
“結合教學經歷,我認為研判學齡人口變化趨勢、統籌縣鎮村學校師資配備、改善鎮村學校辦學條件等,是優化鄉村教育資源配置的重要舉措。”她說,“同時應加大投入,為教育教學與學生文體活動創造更好條件。”
近年來,她先后提交了支持寶雞各縣區開辦特殊教育學校、支持提高貧困地區教師待遇和人才引進、支持隴縣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等10余件關于教育的建議。
高質量的建議源于反映群眾心聲。李興娟認為,要深入一線、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只有真正走進一線走訪調研,才能了解最接地氣的社情民意。
為此,她每年都要用兩三個月的時間,對從群眾中收集到的資料、意見認真思考、梳理歸納,力求將群眾的心聲帶到會場。
“強教育必先強師資。我建議完善鄉村師資補充機制,吸納非師范類大學生進入教師隊伍,保障鄉村教師基本待遇,創造條件提高待遇,吸引并留住優秀人才。”李興娟說。
在進行教學科研工作的同時,李興娟積極參加各級人大組織的學習培訓,努力提升履職能力與水平,不斷“充電蓄能”。“我將繼續發揮好人大代表作用,為地方經濟、教育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她說。(記者 苗雨蒙)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