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涵博 實習記者 秦瑤
過去一年,“兩新”已成為不折不扣的經濟熱詞。
202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兩新”是指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我省搶抓“兩新”政策機遇,一系列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接連出臺、持續發力,呈現出節奏穩、效果好的發展態勢,“兩新”政策已經成為我省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的重要抓手。
瞭望2025年,我省應如何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釋放更多需求、惠及更多行業?委員們就此作了一些前瞻性思考。
“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可以推動老舊設備和耐用消費品的更新換代。”在設備更新政策落實過程中,省政協委員、西安工業投資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劉金平看到了一些亟需改進的地方。他說,當前設備更新缺乏政策落地的實施細則,審批流程繁雜。特別是對于部分工業企業來講,設備落后主要是因為缺少資金,而目前設備更新補貼的最高額度為固定資產投資的15%,對部分工業企業來講補貼比例相對較低。
設備更新是工業領域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生產效率、塑造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劉金平建議,統籌開展對“兩新”標準的解讀,制定各領域實施細則,統一企業設備更新審核標準,簡化補貼審批流程。同時,將我省設備更新補貼在上限15%的基礎上進行適當提高,提升大規模設備更新補貼額度上限,緩解企業經營壓力,支持企業發展。
“兩新”政策出臺以來,省政協委員、長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樊建強一直密切關注。在他看來,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作為近年來政府刺激經濟、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其意義不僅體現在短期的消費提振上,更對經濟結構優化、產業升級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兩新”政策激勵下,我省不少群眾已經開啟“嗨購”模式。來自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29日,陜西省汽車以舊換新17.1萬輛、家電以舊換新128.5萬臺、家裝廚衛以舊換新173.7萬件、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6740輛,惠及消費者320余萬人次,政府補貼44.47億元,帶動消費401.16億元。
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與消費者期望,樊建強認為,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尤為必要。“希望我省能夠增加補貼范圍,在現有基礎上將家具、廚衛設備等更多耐用消費品納入補貼范圍,根據不同消費品的使用壽命和市場價值,科學設定補貼標準,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更新需求,多種渠道廣泛宣傳以舊換新政策,讓綠色消費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提高消費者對政策的認識和理解。”
立足所處行業,省政協委員、陜西美能清潔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晏立群敏銳發現推動超齡廚衛燃氣具產品以舊換新的必要性。他表示,部分群眾家中燃氣具“超期服役”,缺乏專業檢測與維護,長期“帶病”運行,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晏立群建議,省級層面要進一步完善燃氣具以舊換新政策,明確補貼標準、范圍和流程,提高補貼額度,簡化申請手續,確保政策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地方政府應全面貫徹落實《陜西省加力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出臺配套的補貼政策和優惠措施,切實形成上下協同推進的政策格局。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