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陜西兩會上,鄒曉剛、李西寧、王永杰、馬勝利、李振國等十余位省人大代表聯名提交《關于加快渭北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打造先進制造萬億級產業集群》的建議,呼吁支持西安北部先進制造集聚區建設,將交通建設放在優先位置,統籌中央及省上建設資金,設立渭北基礎設施建設專項基金,支持渭北地區骨干路網等設施建設,讓其東西暢通、南北貫通。
發揮高陵渭北綜合交通樞紐作用
近年來,西安市高陵區緊抓發展機遇,地區綜合實力不斷邁上新臺階,地區生產總值持續穩定增長。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地鐵10號線一期正式通車,高陵邁入“地鐵時代”。西延高鐵、210國道過境公路南段項目順利推進。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橫兩縱”高快速路體系和“九橫九縱”主干路體系。公共服務水平不斷實現新突破。完成25所學校改擴建、48所學校校園環境整體提升,新增學位12000個。
省人大代表們在建議中指出,西安北部片區詳細規劃明確高陵要打造西安工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為高陵規劃了“四橫四縱”的高快速路體系(四橫:西安外環高速、城市環線公路、涇高北路、高涇路西段;四縱:北辰大道—西銅公路北段、旅游大道、鹿苑大道南段、京昆高速)和“九橫十一縱”的主干路體系(九橫:環高北路、高涇路東段、緯二路、渭陽十一路、渭陽九路、渭陽四路、渭陽二路、渭陽一路、長慶大街;十一縱:西銅公路南段、渭環西路、涇渭路、渭陽路、桑軍大道、涇惠十路、涇惠八路、鹿苑大道、西韓大道、涇惠三路、涇惠二路),進一步強化高陵渭北綜合交通樞紐作用,加快建設內暢外聯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
渭北地區汽車產業布局仍需優化
“當前,渭北區域面對不斷增長的人口數量和不斷擴大的產業規模,客運、貨運需求和交通基礎設施滯后的矛盾依然較為突出。”省人大代表們認為高陵正處于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實現新型工業化與新型城鎮化互促共榮的關鍵階段,與西安北部先進制造集聚區和西安工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功能定位仍有差距。
交通作為經濟發展基石,為經濟穩定、高效運行提供動力。省人大代表們在提交的建議中列出了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在暢通東西方面:跨區道路銜接不暢,高陵、經開區與涇河新城受咸銅鐵路、西銅公路影響處于割裂狀態。
在貫通南北方面:跨渭河通道供給不足,滿足高陵境內跨渭河市政化通道為鹿苑大道、涇渭路、地鐵10號線公軌兩用和西銅公路4座跨渭河大橋,包茂高速、京昆高速無法滿足市政化通行,老210國道承重有限,跨河交通設施總量略顯不足,缺少立體交通設施,市政化程度仍需提升,貨運、客運壓力較大。
在產業發展方面:以高陵區、經開區涇渭工業園為中心的渭北地區,汽車產業布局仍然不夠,缺乏高等院校特別是汽車產業相關研發機構,產業集群還沒有發揮倍數效應甚至裂變效應,不利于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
建議設立渭北基礎設施建設專項基金
城市建設、經濟發展,交通要先行。省人大代表們聯名建議,支持西安北部先進制造集聚區建設,將交通建設放在優先位置,發揮高陵渭北綜合交通樞紐作用,統籌中央及省上建設資金,設立渭北基礎設施建設專項基金,推動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或納入全省“十五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盡快改變渭北地區交通配套落后狀況,推動汽車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聚鏈成群,全力打造先進制造萬億級產業集群。
支持渭北區域骨干路網等設施建設。打通與西咸、西渭融合的東西通道,結束與涇河新城、臨潼區、渭北新城的路網割裂狀態。支持西安市加快實施城環高速項目,強化“高陵涇河新城三原”組團的交通聯系。從建設用地報批、資金支持方面加快蘭池三路、渭陽一路東延伸建設,密切渭北地區高陵板塊、涇河新城、渭北新城的交通聯系。貫通南北方面,加強中心城區與渭北地區交通聯系。支持西安市盡快實施北辰大道北延伸段、西閻快速路項目,加快210國道西安過境下大寨至侯官寨公路建設,支持西銅公路渭河大橋南岸段至外環高速段、西韓公路高陵城區至浐灞國際港新合段改造提升,推動渭北地區與中心城區的快速通勤、一體通行。
支持引導以汽車產業為主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向渭北地區布局和聚集。出臺差異化產業引導支持政策,聚焦以高陵區、經開區涇渭工業園為中心的渭北地區,布局新能源汽車制造和配套的大項目好項目,依托陜汽、吉利“鏈主”企業,招引更多核心配套企業和緊密型供應商,大力實施延鏈補鏈強鏈行動,進一步推動汽車產業集鏈成群、集群成勢,做大做強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整合鏈主企業研發力量和高校專業資源,設立陜西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和省級中試轉化平臺(基地),大力促進技術成果就地轉化,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記者 趙明 朱娜娜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