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政協陜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閉幕大會通過提案委員會關于十三屆三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截至1月16日中午12時,共收到提案878件,經審查立案702件。
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以來,省政協委員、各參加單位和專門委員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聚焦中共陜西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聚焦人民群眾所思所盼所愿,聚焦推動解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提案、建言資政,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立案的提案中,委員提出606件、占86.3%,各民主黨派、有關人民團體、政協專門委員會提出96件、占13.7%。其中,經濟建設方面218件,政治建設方面12件,文化建設方面79件,社會建設方面329件,生態文明建設方面64件。
本次會議提案有以下特點:一是內容豐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大領域,充分體現了人民政協聯系廣泛、代表性強的顯著優勢。二是重點突出。主要建議有:積極擴大有效需求、拉動經濟穩定增長;加強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催生新質生產力;提升重點產業鏈發展水平、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高質量謀劃“十五五”重大項目;持續推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提升文化產業發展水平;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人群就業,補齊醫療、教育、養老、托育、住房等民生領域短板;加強關中大氣污染防治、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推動黃河流域陜西段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陜西等,充分體現了人民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使命擔當。三是質量提升。注重從發展所需、群眾所盼、專業所長、提案可為的“小切口”入手,選題具有針對性,建議具有操作性,整體質量進一步提升,充分體現了人民政協求真務實、履職為民的精神風貌。
大會閉幕后,立案提案將交承辦單位辦理。未予立案的提案按以下三種方式處理:作為社情民意信息轉有關部門研究;作為提案素材供住陜全國政協委員參考;由提案者完善后作為平時提案提交。統計截止日期以后收到的提案,作為平時提案及時審查,交有關單位辦理。(記者 劉曌瓊 陳瑋 梁易煒)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