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甘甜 屈荔鵬 孫鵬 梁易煒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
不久前閉幕的省兩會對今年工作作出了具體安排部署。出席省兩會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紛紛表示,要把深入貫徹落實省兩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錨定目標、擔當作為,為全面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作出積極貢獻。
堅定信心錨定目標再出發
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保持在全國平均水平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2025年全省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
一個個目標的實現,重在重要之年關鍵之策的全面實施。
“政府工作報告既是過去一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成績單’,也是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施工圖’。”省人大代表、清澗縣縣長賀敬說,“成績鼓舞人心,目標催人奮進。我們要進一步增強克難而進的必勝信心,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賀敬表示,清澗縣將立足全省農產品主產縣定位,根據全縣人口現狀、產業基礎和土地、水等資源承載量,堅定不移做好“土特產”文章。以新農業、新材料、新裝備制造、新文旅、新服務“五新產業”為主攻方向,抓好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工作,把更多的生產環節、更高的產品附加值留在縣域內,推動經濟社會各項工作努力向前、爭先進位。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法治政府建設。作為省政府法律顧問,我要履行好職責,服務法治政府建設。”省政協委員、陜西融德律師事務所主任羿克說。
羿克表示,將圍繞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等內容進行調研,為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建設法治政府提供建議。同時,在推動我省優質農產品和中藥材國內產業鏈建設方面,聚焦產品出海和建立國際貿易平臺等內容開展調研,研究相關法律政策,提供法律服務。
向新而行匯聚發展新動能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創新要素融合;推動高水平科技創新……政府工作報告“新”意十足,科技創新正不斷催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精細對接‘產業地圖’與‘創新地圖’,發揮政府引導基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培育壯大耐心資本。中科創星專注于科技成果轉化,已在陜投資超過100家硬科技企業。我們的發展方向與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深度契合。”省人大代表、中科創星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米磊說。
米磊表示,中科創星將憑借在硬科技領域積累的行業資源與專業投資經驗,積極參與市場化科創母基金群的組建與運營工作。在資金募集環節,利用自身影響力吸引更多社會資本融入;在投資階段,精準篩選符合基金定位的早期硬科技項目,并安排專業團隊為企業提供全流程支持,培育一批具有高成長潛力的硬科技轉化成果。
西安航空學院是一所航空類應用型本科院校,堅持立足特色優勢、加快科技創新,服務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省政協委員、西安航空學院黨委書記祁玉龍表示,將堅持以航空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為導向,與行業企業聯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攻關。加快推進有組織、團隊化科研,深化科技成果評價激勵改革,構建以社會服務成效為核心的評價體系,賦予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推進與政府、行業企業共建“校地共生”協同創新平臺,打造區域科技成果孵化與技術轉移中心,促進研究成果向產業技術轉化,助力我省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
辦好實事讓幸福可感可及
民生福祉是高質量發展的“落腳點”。政府工作報告對聚力辦好民生實事,持續增進三秦百姓福祉作出安排部署。如何把民生愿景變為幸福實景,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重點。
“我們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加大民生供給力度。”省人大代表,安康市漢濱區委書記、區長吳大林說。
吳大林表示,要堅持就業優先,深入推進技能培訓提升、勞務品牌培育、就業服務提質“三項工程”,全力推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深入推進緊密型城鄉教育、縣域醫療衛生、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三個共同體”建設,讓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更加普惠均等可及。進一步強化社會保障,統籌推進社會保險擴面提標,做好困難群體幫扶救助工作,兜牢兜實兜準民生底線。推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落地落細,深入推進平安建設,不斷提升風險防范能力,營造高質量發展良好環境。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綜合高中試點范圍,實施高考綜合改革。我們要繼續關注高考綜合改革工作,不斷轉變教育理念,推動教育教學變革,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中教育。”省政協委員、渭南市合陽中學校長樂興貴說。
樂興貴表示,要積極推進課程改革,構建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課程體系,優化現有課程設置,提高課程質量和效率。深化教學方法改革,倡導項目式、體驗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建立健全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