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在年貨店里選購糕點 記者 馮倩楠 攝
□ 記者 馮倩楠
在“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首個春節,非遺美食成了消費熱點。
水晶餅、炕坯子、天鵝蛋……陜西的非遺傳統糕點往往有著生動形象的名字。大年初七,在西大街中華老字號德懋恭店內,糕點區人頭攢動,收銀臺前排起了長龍,兩排糕點禮盒摞起一人半高。
“過年買德懋恭點心走親訪友,已經延續了幾十年了。三四十年前,德懋恭點心還包在黃麻紙里,年節買一包,就是重禮了。”今年59歲的黃為民告訴記者,過去麥收后村里有“忙罷會”,原本設在農歷七月十五,由于天熱點心不好存放,全村一致決定把“忙罷會”提前到七月初五。
通過非遺技藝制作的點心,有的以經年不變的口味喚起久遠回憶,有的則通過創新讓糕點煥發新生。西安市蓮湖區北院門老安家清真糕點鋪的點心經過精心設計,化身“國潮點心”,一個個顏值“在線”,還創新開發出西柚、板栗、百香果、抹茶南瓜等口味。
“能寄外地嗎?”大年初九,從成都前來旅游的陳軍向店內工作人員詢問。“掃這個微信,把你要寄的地址和電話發過去,快遞員發貨后,會給你發運單號。”工作人員說,春節前后,線上線下糕點禮盒訂單眾多,店鋪一直開張,快遞沒有停過。
要說春節期間哪個非遺美食最火爆,臘牛肉當是不二之選。蓮湖區北廣濟街附近的劉紀孝、鐵志堅、稀糊爛等店鋪在高峰時期,要排隊三個小時以上。“早上6點半就營業了。”其中一家店主說,最忙時一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平均一天賣一千到兩千斤牛肉。
西安市各大商超內,不光有非遺技藝制作的孫慶海、賈永信等臘牛肉,還有入駐商家售賣現做的臘牛肉、醬牛肉。永輝超市中貿廣場店工作人員介紹,春節期間,店里一天能賣掉700多斤牛肉。
春節期間,有不少與非遺美食相關的活動。寶雞市岐山縣宣傳部新聞組組長崔海燕說,借電影《封神2》春節檔上映的東風,作為故事發生地,岐山縣開展了“看《封神》電影·游西岐寶雞·品岐山美食”“新春歡樂打醋趕大集”等活動,集中展銷岐山農家醋、臊子面、空心掛面等非遺美食,并舉辦岐山臊子面品鑒體驗活動。“希望為群眾送上一場非遺盛宴。”崔海燕說。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