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陜全國政協委員袁京連
□ 記者 白瑤
日前,微信正式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引發網友熱議。住陜全國政協委員、陜西長安華科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京連看到這則新聞很振奮,因為今年全國兩會她正準備提交這方面的提案。
“當前科技飛速發展,人工智能無疑是最熱門的賽道,這一合作不僅為微信用戶帶來了全新的AI搜索體驗,更預示著AI技術在社交生態中的深度落地。可以說,人工智能正深刻地改變著整個世界。”袁京連說起準備提交關于人工智能提案的緣由。
履職全國政協委員以來,袁京連提交的提案全部被立案,這一成績的背后,是她精心選題、深入思考、扎實調研換來的建言“含金量”。
2022年,ChatGPT引領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席卷全球,推動科技革新,重塑商業生態。近些年,各類人工智能產品在我國迅速普及,用戶規模持續擴大。然而,隨之而來的是伴生出的一系列涉及社會、倫理、安全和法律等問題。
“人工智能是事關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也是當前全社會最關注的熱點,所以我把人工智能健康發展作為今年的提案選題。”她說。
確定提案選題方向,袁京連認真查閱相關資料,咨詢業內專家。她注意到,目前我國尚未出臺人工智能總體發展規劃,相關法律條文亟待健全完善。
“人工智能市場前景廣闊,我認為,一方面要積極規劃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另一方面還要厘清人工智能的邊界,明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袁京連認為,應制定國家《“十五五”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出臺《人工智能促進指導辦法》,適時制定《人工智能法》,對人工智能領域涉及的法律問題作出全面規定。
除聚焦人工智能發展提案外,今年全國兩會,她還打算就加快文物科技創新、推動數據資產單獨入表提出提案建議。
2024年8月,全國政協委員視察團帶著“推動文物科技創新”議題在陜西開展視察,袁京連隨團深入西安、寶雞、韓城等地文博單位、科研院所、文物保護單位調研,了解到陜西考古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應用、文物保護技術、文物資源管理與風險防控、文物傳承利用與場景創新等方面發展情況。
“這次調研對我啟發很大,讓我深刻認識到科技創新對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發揮的重要作用,萌生了圍繞文物科技創新提交提案的想法。”袁京連說。
為了更加全面地掌握情況、找準問題,袁京連隨后還去了商洛、榆林和四川一些地方調研,多次補充完善建言內容,歷時近半年打磨出這件提案。
“提起考古工作,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還是‘手鏟釋天書’,這種傳統方式稍不留意就會對文物造成不利影響,如果加入科技元素,不僅會帶來全新的考古挖掘工作局面,還有利于文物保護、文物價值闡釋和展示傳播等。”在她看來,文物科技創新是一項綜合性、長期性的工作,為此應將文物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納入“十五五”規劃,積極推動教育、科技、人才在文博領域融合及一體化發展。陜西應列為文物科技創新先行區,重點布局文物科技創新產業集群,推動文物科技創新深度開展國際交流互鑒。
從2002年擔任西安市政協委員,再到履職省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委員,在政協履職平臺上,袁京連已是名副其實的“政協老兵”。多年豐富履職經歷,讓袁京連一直對提交高質量提案職責如一、標準不降。
2006年,時任西安市政協委員的她提交了關于推動西安發展循環經濟的提案,如今,循環經濟已成為西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催生增長動能的重要途徑。
2019年,時任省政協委員的袁京連建議,對部分國家公民過境實施144小時免簽政策,同年12月西安航空口岸推出免簽新政,西安由此成為我國西北地區首個實施這項政策的城市。
2023年全國兩會,袁京連提交了高質量建設15分鐘便民生活圈的提案,助力《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和陜西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實施方案的出臺……
“提案建議被采納落實,這是委員最大的價值和最好的榮譽。”袁京連說。
說起提案工作心得,袁京連快人快語:“委員在準備提案選題時,要選擇與國家當下最關注的、經濟社會發展最緊迫的、百姓最關心的事,在調研中要注重掌握最真實的情況、發現最直接的問題,這樣才能形成最具價值的建議。”
對于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她滿懷期待:“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我會特別關注國家的重點工作部署,也想聽聽來自不同領域的政協委員對人工智能、文物科技創新等方面問題的思考與建議,切實履好職盡好責,更好地為國家、為陜西高質量發展鼓與呼。”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