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
真知灼見匯民意,履職盡責獻良策。2月27日,商洛市政協五屆四次會議舉行大會發言,10名政協委員依次登臺,在踴躍建言獻策之間,展現履職盡責風采。
“商洛市醫共體建設推進順利、成效明顯。但仍存在基礎條件薄弱、推進不均衡等問題。”李曼常委代表農工黨商洛市委會建議,將政府對公立醫院“六項投入”列入財政預算,對醫共體實行“管辦分離”,實行全員聘用,按需設崗、以崗定薪,完善結余留用和合理超支分擔機制,將符合條件的公辦村衛生室逐步轉為鄉鎮衛生院村級醫療服務點,建立縣域醫共體內部編制周轉池,支持醫共體通過選聘方式引進,建成全市統一健康信息平臺,建立以總醫院為樞紐,向下輻射鎮辦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向上聯通省市三級醫院的遠程醫療系統,實現各醫療機構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
如何借助賽事“流量”,激發經濟“增量”?王寧常委代表民進商洛市委會建議,緊扣“中國康養之都”“排球名城”戰略定位,加快出臺《賽事經濟發展規劃》《體育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深耕“秦嶺傳奇”特色品牌,設立賽事經濟專項引導資金,編制商洛體育產業圖譜,加大體育制造、賽事文創、賽事競演、賽事直播等產業培育力度,深化體育+旅游、醫養、數字等融合,加快發展由健身咨詢指導、運動醫學、運動康復促進、營養膳食、運動健康管理等組成的體醫養融合產業,加快信息技術在智慧場館、數字辦賽、在線健身、數字體育傳媒等領域的創新應用,拓展數字體育應用場景,打造數字體育消費新業態。
“持續推進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雙向轉化,加快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對于商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意義重大而深遠。”王昕委員建議,聚焦生態補償、產業支持、財稅優惠、GEP考核激勵等重點,健全生態產品調查、監測、認證、核算、補償等制度,開展GDP與GEP雙評價、雙考核,圍繞綠色特產、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等優勢產業,打造生態交易基地、綠色產業基地、綜合康養基地,建設生態產品信息云平臺、生態產品價值數字化核算系統,搭建生態補償智能化管理平臺,探索開展生態產品線上云交易、云招商,推動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提質增效。
圍繞發展銀發經濟,助力康養之都建設。李滿凱常委建議,按照“22℃商洛·中國康養之都”戰略布局,探索“銀發經濟+全域旅游+鄉村振興”新路徑,聚焦健康養老、旅居養老、智慧養老等領域,打造商洛銀發經濟新模式。準確把握老年人口的需求和供給,構建“居家、社區、機構協調、醫養康養有機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引導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養老項目建設,加大政策獎補力度,培育引進技能、技術和經營管理三類養老服務人才,健全評價機制,強化保障激勵措施,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為銀發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品牌建設貫穿農業全產業鏈,是助推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支撐和持久動力。楊夢云委員建議,從品牌“育、扶、亮、護”四方面下功夫,引進龍頭企業,鼓勵企業開展品牌創建,將農產品品牌建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支持農業發展融資擔保平臺建設,搭建農業科研平臺,加強人才支撐,用好秦創原等創新平臺,設立農產品物流通道和智慧農業平臺,推廣“線上線下聯動、域內域外結合”營銷推廣模式,完善品牌監管體系,培優做強農產品品牌,助力商洛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低空經濟賽道商洛怎么“飛”?徐祥勇常委建議,制定商洛低空經濟發展規劃、財政補貼與稅收優惠、專項產業扶持政策,利用好西商融合協同發展,建立可承載西商產業融合發展的低空經濟產業園區,加快通用機場、無人機起降點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招引和培育本土研發、制造,服務相關企業做大做強,加速應用場景挖掘,加大無人機在應急救援、醫療救助、城市管理、城市消防、農林生產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服務,打造常態化無人機物流、低空旅游等商業航線,提高公眾對低空經濟產品和服務的認知度和接受度。
“時下,如火如荼的‘短視頻+電商’熱潮帶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為數字經濟發展開辟了新路徑。”王宇委員建議,應以開放包容的理念,謀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從深化與平臺合作聯動、推動商業經濟體數字化轉型、強化數字人才培養和引進、培養短視頻達人群體、打造孵化機構與基地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短視頻和直播電商產業規模化發展。
圍繞打造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陳曉琴委員提出了實施“文化英才計劃”等建議;圍繞實現“城鄉一體,全面提質”的目標,王琨常委提出了實施鄉村教師培養、補充專項行動等建議;圍繞加快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胡雁飛委員提出了編制全市產業創新圖譜、設立科技創業投資基金、加快傳統產業向“綠色、低碳、循環”方向轉型和升級等意見建議……
委員們的發言字字珠璣,建議切中肯綮,贏得陣陣掌聲。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