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滿意度連續3年超95%,穩中有升,反映出三秦百姓對法治政府建設越來越認可
陜西用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溫度”
2月25日,天氣晴朗,在西安雁塔法治公園,前來休閑健身的市民絡繹不絕。在“憲法樹”旁鍛煉的市民楊文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身邊普法學法氛圍越來越濃厚,自己在耳濡目染中獲得了不少有用的法律知識。
“一定要用實實在在的法治成果提高大家對法治政府建設的滿意度。”省委依法治省辦副主任、省司法廳廳長楊政國介紹,為準確了解人民群眾對法治陜西建設的真實感受,2022年開始,陜西開展法治政府建設滿意度調查評估,聚焦政府履職、科學決策、規范文明執法、行政權力監督、矛盾糾紛化解、重大突發事件依法預防處置、依法行政等七大指標體系,廣泛征求人民群眾評價意見。
近日,2024年度民意調查結果出爐,群眾對陜西法治政府建設滿意度為95.43%。
從2022年的95.21%,到2023年的95.38%,再到2024年的95.43%,滿意度穩中有升的“三連優”,反映出三秦百姓對陜西法治政府建設越來越認可。
近年來,陜西嚴格落實《陜西省關于進一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若干措施》,對重點任務實行清單式管理、項目化推進、節點化落實,并構建政府內部評價、專業機構評估、群眾滿意度測評“三位一體”考評機制,常態化開展法治督察,多措并舉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向縱深發展。同時,不斷優化依法行政制度供給,緊扣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需求,圍繞經濟發展、生態治理、文化保護、民生保障等領域加強立法。2024年,提交審議《陜西省黃帝陵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33件,清理地方性法規190件,結合實際探索開展“小切口”“小快靈”立法,增強行政立法針對性、適用性、可操作性。
此外,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陜西省權責清單統一發布平臺不斷完善,動態調整12批次2514項權責事項,進一步明晰省市縣三級政府工作部門行政權力邊界;印發《陜西省建立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常態化工作機制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實施方案》,全面推進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提升企業群眾辦事滿意度。
“過去開辦企業要跑好幾個部門,現在通過政務服務網‘企業開辦一件事’窗口,半小時全搞定。”在西安創業的陳青陽說。
據統計,目前陜西“依申請六類+公共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實現率達84.8%,各類事項辦理時限在法定時限的基礎上壓縮43.31%。
堅持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著力實現人民群眾權益受到公平對待、尊嚴獲得應有尊重,是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目的。
為推動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陜西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力打好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提高信訪工作法治化水平、強化行政復議與應訴工作“組合拳”。陜西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調解工作的意見》,在省市兩級全部設立調解協會,并設立92個縣級調解協會,累計調處矛盾糾紛11萬余件,調解成功率達98%。同時,健全完善信訪工作法治化制度體系,出臺預防法治化、監督追責法治化實施辦法,推動信訪工作依法規范運行。此外,嚴格執行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強化行政吸納、調解和解、監督糾錯功能,2024年,全省新收行政復議案件14528件,復議訴訟比1.88∶1,糾錯率21.05%,案結事了率88.33%,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不斷彰顯。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為進一步運用法治力量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陜西落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十條措施,創新“法治體檢”制度,開展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政策法規清理,破除影響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的隱性壁壘。截至目前,共助力77家律所入駐陜西自貿區、273名律師進入“陜西涉外律師領軍人才庫”,開設“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線上平臺,打造全業務、全過程、全天候法律服務陜西品牌。
陜西還深入實施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組織食品安全領域集中整治,開展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行動、“2024利劍治污”專項行動等執法活動,打擊各類違法行為,規范行業秩序,并通過落實執法正面清單制度,推行非現場、穿透式和無感式監管執法,為企業減負增效。
“下一步,我們要把法治政府建設強基工程和群眾滿意度調查有機結合,探索建立基層法治政府建設滿意度監測點,推動全省法治政府建設向縱深發展。”楊政國說。(記者 陶玉瓊)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