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從陜西省統計局傳出消息,2024年,全省上下緊扣縣域經濟特色發展、差異發展,不斷健全“一縣一策”產業培育機制,縣域經濟實現較快增長,總量持續壯大,支撐作用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加固。初步核算,全省縣域83個縣(市、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810.03億元,同比增長6.4%,縣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00億元大關。
總量增長
27個縣(市、區)地區生產總值超200億元
陜西縣域經濟總量增長,高質量發展基礎夯實。縣域GDP同比增長6.4%,高于全省1.1個百分點。2024年,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7.3%,較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分產業看,全省縣域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分別同比增長3.6%、8.1%、5.5%。分地市看,西安、銅川、咸陽、商洛4個地市縣域增速超過全省縣域平均增速,分別達到7.3%、7.2%、7.0%、6.9%。
2024年,83個縣(市、區)縣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2.53億元,較上年增加10.04億元。從分布區間來看,500億元以上的縣(市、區)4個,其中神木市2502.61億元,府谷縣1066.74億元;200-500億元的縣(市、區)23個,較上年增加4個;100億元以下的縣(市、區)29個,較上年減少2個。
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00億元的縣(市、區)27個,較上年增加4個(武功縣、乾縣、藍田縣、禮泉縣)。27個縣(市、區)地區生產總值11093.61億元,占縣域地區生產總值的66.0%,平均增長6.4%,拉動全省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1個百分點。
結構優化
縣域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1.2%
陜西縣域經濟結構優化,發展動能持續增強。工業增長拉動明顯,2024年,全省83個縣(市、區)實現工業增加值7645.92億元,同比增長8.4%,高于全省工業增加值增速1.4個百分點,拉動全省縣域經濟增長3.4個百分點。縣域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45.5%,占比與上年同期持平。其中,制造業增加值2844.97億元,同比增長8.8%,高于全省制造業增速1.7個百分點;制造業增加值占縣域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6.9%,較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消費市場加快恢復,三產占比提高0.8個百分點。2024年,全省縣域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18.24億元,同比增長7.2%,較上年同期加快2.8個百分點,高于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2.4個百分點。83個縣(市、區)中,45個縣(市、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超過全省縣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平均增速。全省縣域服務業增加值6431.19億元,同比增長5.5%,高于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增速0.5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全省縣域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8.8%,較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
投資活力不斷增強,2024年,全省縣域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7%,較上年同期加快4.1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4.5個百分點。其中,縣域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1.2%,較上年同期加快10.3個百分點,高于全省民間投資增速4.3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占縣域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8.5%,較上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
差異發展
產業功能縣生產總值占縣域比重近八成
差異發展,因地施策成效明顯。主導產業優勢突出,產業功能縣生產總值占縣域比重接近八成。2024年,45個產業功能縣實現生產總值13248.62億元,同比增長6.4%,占全省縣域經濟的比重為78.8%。縣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94.41億元,較上年增加14.15億元。其中,13個能源資源富集縣地區生產總值6363.40億元,同比增長6.5%,縣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89.49億元,是全省縣均水平的2.42倍。
特色農業較快發展,2024年,26個農業主產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74.19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16個特色農產品縣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高于全省縣域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4.5%,高于縣域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
生態功能縣運行平穩,增長速度穩步回升。2024年,12個生態功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7.22億元,同比增長5.7%,較上年加快2.2個百分點。
記者 張維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