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陜西將全方位、多層次地完善科技金融體系,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推動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建立科技型企業與金融機構的常態化精準對接機制。針對金融機構“看不懂”“摸不準”“不敢投”科技型企業等問題,省科技廳圍繞已立項的各類科技計劃,按照企業的融資需求,結合“創新積分制”,選擇研發能力強、成長潛力大的科技型企業常態化精準推送,為科技型企業融資增信賦能。
持續創新金融工具和金融產品。省科技廳將鼓勵寶雞、銅川、榆林等地積極開展“先投后股”,擴大試點范圍;支持西安市做大做強“技術交易信用貸”“技術產權證券化(票據化)”,惠及更多科技型企業;會同省財政廳落實好“秦科貸”風險補償政策,降低銀行的科技信貸風險,降低科技企業的融資成本。
支持耐心資本賦能科技成果轉化。省科技廳將積極落實“三項改革”重點任務清單,對參與設立種子、天使、概念驗證、中試等創投基金,重點投向具有市場前景的實驗室原創、中試研發等科技成果的創投機構加大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投資機構主動服務和融入陜西科技創新發展,精細對接“產業地圖”與“創新地圖”,加大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力度;明確向省內初創期科技企業進行首輪投資滿一年后,按照單個項目投資額的10%給予后補助,每家單位后補助經費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陜西還將創新財政科技資金支持方式,構建“財政補助+創業投資+科技信貸”聯動機制,使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科技型企業生命周期中前移金融服務;繼續發揮金融機構在科技計劃項目、創新創業賽事評審及科技成果路演中的作用,完善“以投代評”“以賽代評”“以演代評”等機制。
(記者 張梅)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