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今年中國宣傳主題定為“保障母嬰健康 呵護祖國未來”。當日,記者從省衛生健康委了解到,近年來,我省不斷優化婦幼健康核心指標,持續提升分娩友好服務質量,積極做好新生兒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婦女兒童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得到顯著增強。
織密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網絡
近年來,我省財政投入資金1.04億元,建成省市縣三級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137個、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133個,已形成以省級為核心、市級為樞紐、縣級為基礎的功能完備、技術精湛、運轉暢通的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轉診體系。此外,全面實行孕產婦“五色”分級管理,落實高危妊娠專人專管,并由省級危重救治中心按責任片區強化轉診救治服務,開展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評審,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技術培訓。自2020年起,全省累計對510名基層產科醫師、94名基層新生兒醫師進行培訓,省衛生健康委、省總工會、省婦聯還聯合開展危重孕產婦救治和危重新生兒救治技能競賽2次,掀起全系統崗位大練兵熱潮。
目前,我省孕產婦死亡率已從2015年的14.5/10萬下降到2024年的6.05/10萬,嬰兒死亡率從2015年的6.75‰下降到2024年的2.25‰,保持持續下降趨勢,優于全國平均水平,位于西部前列。
建立產前篩查和新生兒服務篩查制度
2015年至2024年,我省共為489萬人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為341萬育齡婦女免費發放葉酸,助力出生缺陷防治關口前移。聚焦嚴重多發、技術成熟、預后良好、費用可控的重點病種,建立了覆蓋全省的產前篩查和新生兒服務篩查制度,按照每人每例320元的標準,為孕期婦女免費提供唐氏綜合征、開放性神經管缺陷篩查和兩次常規超聲檢查;按每人每例132元的標準,為新生兒免費提供先天性心臟病、苯丙酮尿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和聽力篩查。
目前,我省免費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已全面可及,全省產前篩查率達98.89%,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率達95.49%,新生兒聽力篩查率達99.35%,累計受益孕產婦、新生兒700余萬人次,早發現、早治療降低了殘疾發生風險,減輕了家庭社會養育負擔。
廣泛開展分娩友好服務提升行動
近年來,我省廣泛開展分娩友好服務提升行動,積極推廣椎管內分娩鎮痛、導樂分娩和陪伴分娩。
目前,全省306家助產機構均能提供分娩友好服務,為孕產婦提供更加優質、更多內涵的健康服務,試點醫院椎管內分娩鎮痛率由34.46%提高到67%,廣大孕產婦的健康獲得感和滿意度逐步提升。同時,省財政專項列支資金,建立7個省級分娩友好服務培訓基地,全面開展鎮痛分娩、導樂分娩等技術培訓,今年培訓將覆蓋全省所有助產機構。
省衛生健康委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實施母嬰安全行動提升計劃,持續鞏固落實母嬰安全五項制度,積極推進生育友好醫院、兒童友好醫院建設,開展早孕關愛行動。同時,落實“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及為民服務實事項目,積極助力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為婦女兒童提供安全、有效、便捷、溫馨的高質量婦幼健康服務。
(記者 殷博華)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