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溫暖的回響 | 梁家河:產業興旺后勁足 幸福光景日日新

2025-04-08 08:06:33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10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牽掛、殷切囑托、美好祝福,始終溫暖著梁家河父老鄉親的心,激勵著大家齊心協力建設美麗鄉村、創造幸福生活...

  溫暖的回響

  我邁出人生第一步就來到梁家河,7年時間里,梁家河父老鄉親給了我無數關愛,使我受益終生。我永遠不會忘記梁家河,永遠不會忘記父老鄉親,永遠不會忘記老區人民。 ——習近平

  |梁家河:產業興旺后勁足 幸福光景日日新

夏日里滿目蔥蘢的梁家河村(資料照片)。 受訪單位供圖

  我的心里話

  梁家河村老支書 石春陽

  這幾年,村子的發展日新月異。居住環境不斷改善,蘋果產業日益壯大,鄉村旅游越辦越紅火,新“四社”蓬勃發展。群眾增收的路子拓寬了,年輕人也回到村里創業就業。大家都說,生活越來越有奔頭,光景一天更比一天好。請習近平總書記放心,我們會把美麗村莊建設好,把日子越過越好! (本報記者 王婕妤整理)

  記者 王罡 王婕妤 陳宏江

  延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賀秋平

  延川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干軒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群山環繞的梁家河村,河水悄然解凍,柳枝發芽,青草露頭。

  72歲的梁家河村老支書石春陽精神矍鑠。3月28日一大早,打掃完庭院,回到窯洞,望著墻上與習近平總書記的3張合影,石春陽心潮澎湃。“總書記回梁家河的情景歷歷在目。10年來,在村民們的踏實奮斗中,村子更美了,我們的生活蒸蒸日上。念山念水念親人,大家時刻掛念著總書記。”石春陽說。

  2015年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回到他魂牽夢繞的梁家河村,看望慰問這里的父老鄉親。

  鄉情切切,囑托殷殷。

  10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牽掛、殷切囑托、美好祝福,始終溫暖著梁家河父老鄉親的心,激勵著大家齊心協力建設美麗鄉村、創造幸福生活。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近年來,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通過大力發展高標準蘋果示范園、打好鄉村旅游牌、辦起新“四社”,讓村民吃上了“生態飯”和“旅游飯”。如今,梁家河村產業興旺后勁足,幸福光景日日新。

  管好一片園 挑起“金扁擔”

  一場春雨過后,沉睡的黃土地舒展筋骨,散發出陣陣泥土的芬芳。

  “春季是果樹腐爛病防治的關鍵期,要抓早動快……”3月28日,果園里,梁家河村監委會主任王軍民為村民講解果樹管理要領。

  眼下,正是春耕備耕關鍵時期。木軍塬上,村民正忙著清園、施肥,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61歲的王宏榮是梁家河村蘋果產業的受益者。“10年前,我們家種上果樹,那時候技術還不過硬,管理也比較粗放。好在有黨和政府的支持,我發展蘋果產業的信心更加堅定了。”王宏榮說,為了管理好果樹,他學習新技術、新方法,一有空就扎進果園里。

  “如今,17畝果園每年收入10多萬元。家里攢了錢,還給娃娃在縣城買了房,日子越來越好了。”王宏榮謀劃著,將17畝紅富士蘋果陸續更換為矮化密植的新品種,不斷提高收入。

  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回到梁家河村,特意去看山梁高處的蘋果種植園,叮囑鄉親們:“一定要堅定地把蘋果產業抓下去。”

  蘋果樹在延安“扎根”,可以追溯到中共中央在延安時期。昔日“一株苗”,今朝果滿園。如今,蘋果已成為陜北群眾的“致富果”,蘋果產業大踏步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支撐。

  “只有低調、務實、不張揚,持之以恒推動蘋果產業發展,才能讓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的收獲。”梁家河村黨支部書記鞏保雄說。

  10年來,梁家河村村民牢記囑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擼起袖子加油干,大力發展蘋果產業,在探索中打造出千畝現代果業示范基地;圍繞打造綠色生態循環蘋果示范園區,在果園中推廣現代設施設備,通過標準化、集成化、智能化的生產模式,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果品品質,該園區成為全縣乃至延安市智慧管理示范園。

  勤勞的莊稼人深諳種地之道。“做事關鍵要‘實’,種地也是如此。果樹到了該用勁兒的時候,咱們要給足養分,讓果樹好好生長。人不哄地,地就不哄人。”這段時間,產業大戶王泉在抓緊時間施芽前肥。

  王泉經營著56畝果園,還未到盛果期,去年每公斤蘋果能賣12元多,總收入10多萬元。

  雖然現在生活富裕了,可王泉始終沒有忘記踏實奮斗的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梁家河從一名知青成長為大隊黨支部書記,一步一個腳印,帶著村民修大壩、挖水井、建沼氣池,改變了梁家河的面貌。只要踏實干,生活就有希望,就能過上好日子。”王泉說,“今年,我謀劃著將家里果園改造升級,讓果園科技含量更高、管理更高效、種出來的蘋果品質更好。”

  如今,梁家河的果園里,智慧氣象站實時監測溫度、濕度、風力等氣象參數,管理更加科學精準;樹根處,水肥一體化滴灌設施讓營養供給更充足;樹頂部,高標準防雹網實時應對惡劣極端天氣……科技助力,讓梁家河的蘋果更加香甜。

  2024年,梁家河的蘋果產量達1305噸,助力村民增收730.8萬元。紅彤彤的蘋果,正成為梁家河鄉親們增收致富的“幸福果”。

  打好“旅游牌” 鋪就致富路

  春風送暖,萬物生輝,藏在山溝里的梁家河村已然熱鬧起來,村道上隨處可見慕名而來的游客。

  梁家河這個小村莊的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走進這個“縮影”,知青井、知青舊居、知青淤地壩、沼氣池見證了這里乃至中國大地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3月25日,村民劉金蓮家的院子里,游客絡繹不絕。

  “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插隊時就住在您的家里?”來自西安的游客張靈問。

  “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剛到梁家河時,就住這孔窯洞。”劉金蓮回答。

  推開知青舊居的木門,右手邊是長長的土炕。煤油燈、舊式木桌、鋪蓋卷兒、泛黃的報紙……屋里的擺設,還原了當年知青插隊時居住的場景。

  窯洞里的故事讓人感動。在窯洞前,劉金蓮給大家講述在艱苦歲月中,時任大隊黨支部書記的習近平帶領鄉親們創業奮斗的故事。

  來自南京的游客宋啟剛感慨:“實干就是辦法。當年,時任大隊黨支部書記的習近平帶領群眾艱苦奮斗,建設梁家河,為這里的群眾亮起了陜北高原第一盞沼氣燈。這種苦干實干的精神令人敬佩,值得我們學習。”

  近年來,參觀知青舊居的人越來越多,劉金蓮吃上了“旅游飯”,在院里開了小商鋪,售賣紅棗、小米等土特產以及布鞋、布老虎等手工藝品,生活越來越富裕。

  時光回溯到10年前。

  2015年2月,經過全體村民討論,梁家河村要成立鄉村文化旅游公司。村上聘專家、做規劃,建起知青生活體驗園、生態農業觀光采摘園、傳統耕作實踐園,恢復了知青舊居、沼氣池、鐵業社、代銷店……同年5月1日,延川縣梁家河鄉村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并投入運營,當日接待游客6000多人次。

  經過10年發展,梁家河旅游產業蒸蒸日上,不少村民返鄉創業,像劉金蓮一樣吃上了“旅游飯”。今年35歲的梁強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村子發展滯后,年輕人外流嚴重,大家都不愿意回來。現在可不一樣嘍!”梁強說,10年前,他還在外打工,現在已成了村里的“致富明星”。

  梁強是農家樂“梁家小院”的經營者。這些年,他把農家樂越辦越紅火。“游客最多的時候,這里日均客流量在600人次左右。”梁強說,如今的生活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村子面貌煥然一新,變綠了,變美了,村民也富裕了。可在梁強心中,干部群眾低調務實、踏實奮斗的精神始終沒變。

  梁強說:“常聽長輩說起,時任大隊黨支部書記的習近平帶領群眾矢志不渝、艱苦奮斗的故事。這些年,村上的變化離不開干部的勤政務實和村民腳踏實地的奮斗。作為梁家河人,我一定把前輩傳承下來的低調務實、踏實奮斗的精神發揚光大,建設好我們的美麗鄉村。”

  好日子越過越有奔頭。2015年至2024年,梁家河村共接待參觀游客約600萬人次。乘著鄉村旅游的“快車”,梁家河村不少人和梁強一樣選擇回鄉創業。

  “90后”石磊回來了。2016年大學畢業后,他一直在西安工作,看到村子日新月異的變化后,便在2017年決定回家鄉發展。

  幾年里,石磊一步步成長,在梁家河村入了黨,成為村黨支部組織委員,并擔任村旅游公司董事長,帶領村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等產業。

  2024年,梁家河村共接待游客32.88萬人次,帶動村集體收入608.4萬元,從事旅游服務的個體經營戶總收入達387.4萬元。

  “近年來,家鄉的發展給年輕人創造了廣闊天地,他們陸續回來建設家鄉。我相信將來還會有更多年輕人回鄉。”石磊說。

  “把村子建得越來越美麗”,是習近平總書記給梁家河村復信中的殷切期望。

  近年來,梁家河村硬化通村道路8.1公里,維修新建邊溝5950米;綠化美化進村道路沿線、村莊周邊護坡;開展雜亂線纜專項清理……在發展旅游的路上,梁家河村正努力書寫好新時代新征程的“答卷”。

  辦好新“四社” 產業“步步高”

  “當年,時任大隊黨支部書記的習近平想方設法改善群眾生活。他先后組織群眾建起了縫紉社、代銷店、磨坊和鐵業社……”3月19日,梁家河村史館內,講解員李東展正在為參觀者講解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組織群眾創辦“四社”、改善村民生活的故事。

  在村史館背后的小山坡上,有一座寬敞明亮的院落。院落里,縫紉機連續運轉的“嗒嗒”聲不絕于耳。這里是延川梁家河豐源服裝有限公司,工人正趕制延長石油集團的工裝。

  “我們一共23人,分成兩組。每天早上八點上班,下午五點半下班,工資按件計費,每月下來能掙3000元左右。”正在縫紉機上壓線的員工吳桂萍說,“我家住在縣城,公司提供一日三餐,還有早晚接送的通勤車,顧家顧娃都方便。”

  從縫紉社到服裝公司,產業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延川梁家河豐源服裝有限公司2024年產值達960.76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100萬元。

  蘋果、紅棗、雜糧……在梁家河村“延嘗食優”農產品加工基地,工人常榮和同事在生產線前將農產品打包裝箱。2021年,延川縣文安驛供銷合作社聚力服務鄉村振興,在梁家河村建成占地37畝的農產品加工生產基地,年生產農產品6000多噸,產值2000多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60多萬元,成了現代“磨坊”。

  如今,“磨坊”故事有了更新的演繹。在文安驛鎮下驛村,梁家河村與陜西榮民集團共同建設的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農產品深加工廠項目已經竣工。項目負責人朱文輝說,該項目投產后,預計年產值超過6000萬元,可直接帶動就業超50人,持續增加梁家河村集體收入。

  當年,時任大隊黨支部書記的習近平在梁家河村留下來的優良傳統是“根”和“魂”。后任的梁家河村黨支部書記,一任接著一任干;踏實苦干的作風一代傳一代。

  “如今,我們接過‘接力棒’,辦好新‘四社’,持續推進村上各項產業提質增效。”梁家河村第一書記惠毅德說。

  當年,給社員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的代銷店,如今也“走”出梁家河村。在離村口不遠的延延高速公路文安驛出口處,梁家河村與延長石油集團合作建起了一座綜合性加油站,每年為梁家河村集體帶來15萬元的收益。

  離加油站2公里處,是延川縣創新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2023年,這里掛牌成立了新時代的鐵業社——延川縣梁家河村鐵業社。

  “在延川縣委、縣政府的推動下,延川縣創新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和梁家河村鐵業社聯營共建。目前,我們主要生產石油裝備,合作單位有中海油、大慶油田,還爭取了國家電投專項扶持資金5000萬元。2023年,公司產值達到8000萬元,2024年,產值過億元。今年訂單已經簽訂,可以全面釋放產能,預計帶動梁家河村集體增收200萬元以上。”延川縣創新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劉紅東說。

  在新時代,奔好日子。梁家河人的腳步始終未停。

  “要想讓梁家河村永葆發展活力,就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沾沾自喜,要急村民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做村民之所盼,持續新作為,讓梁家河村的明天更美好。”惠毅德說。

  新時代,接續奮斗的故事在傳承、在延續。

  近年來,梁家河村強化與延長石油集團等企業合作,支持延川梁家河豐源服裝有限公司擴產增量,推動加油站提質擴容,促進鐵業社向外拓展業務,不斷做大村集體經濟“蛋糕”。2024年,村集體收入1044.2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27元。

  如今的梁家河村,山水間屋舍儼然,柏油路縱橫貫通,村民眼中閃耀著自信的光芒。從環境整治到產業振興,從文化傳承到基層治理,新時代的文明畫卷正在這片熱土上徐徐鋪展,鄉親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變成現實。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梁家河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明市| 克拉玛依市| 昌宁县| 天祝| 泽库县| 穆棱市| 木兰县| 宜城市| 汤原县| 怀柔区| 寿阳县| 武山县| 贡山| 凤山县| 津南区| 丰都县| 汉沽区| 永嘉县| 宁乡县| 察雅县| 斗六市| 木里| 兴隆县| 牡丹江市| 贵港市| 咸阳市| 宁明县| 伊春市| 土默特左旗| 景洪市| 思南县| 安乡县| 尤溪县| 治多县| 临朐县| 拜城县| 洛阳市| 柳州市| 华蓥市| 鸡泽县| 来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