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西安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深化六個改革’創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西安市投資合作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數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有關情況。
將研究起草《西安市“十五五”招商引資發展規劃》
“2024年,我們通過跨國并購、股權轉讓、外債轉增注冊資本等形式,促成西北地區首筆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陜西智霧私募股權基金落地,美光、三星等外資企業進資3億美元。”西安市投資合作局副局長任偉說,2024年,西安實際使用內資1311億元,增長了15%,超目標任務5個百分點;全市實到外資8.77億美元,增速高于全國增速5個百分點,制造業利用外資比重較去年提升40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利用外資額同比增長4.4倍。
“今年將努力實現全市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4%以上,全市實際使用內資同比增長7.3%以上。”任偉表示,今年將研究起草《西安市“十五五”招商引資發展規劃》,編制《西安市重點產業發展及招商指南》《西安市重點產業鏈招商圖譜》,圍繞重點產業鏈關鍵環節,擬定近遠期招引目標,指導各區縣、開發區以產業布局定招商方向、以主導產業定招商項目,推動產業招商和產業集聚模式融合發展。同時,還將研究制定《西安市產業項目籌建“全周期”服務方案》,推進一批重大項目簽約落地,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及時納入全市“四個一批”項目庫,加快項目簽約、落地、開工、投產,力爭年度招引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500個。
去年西安發布專利成果6000余件
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馮超介紹,2024年,西安新登記經營主體43.08萬戶,累計在冊327.02萬戶,同比增長3.06%。全市建成“個轉企”培育庫4456戶,完成轉企1298戶,積極構建“公示、約束、分類、承諾、修復、共用”六位一體信用監管機制,動態修訂市場監管輕微違法行為首違不罰、不予處罰、減輕處罰“三項清單”,全年輕罰免罰1855件,同比增加48%。
圍繞知識產權提質增效,2024年,西安構建全市專利轉化資源庫,入庫專利6.7萬件、入庫率90%;舉辦“秦創原·西安知識產權運營轉化對接”活動16場次,發布專利成果6000余件、技術需求700余項;發行西北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儲架規模達3億元;全市專利質押融資33.14億元,累計惠及企業2500余家。
圍繞風險管控,西安大力推進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縱深推進特種設備治本攻堅行動,強力推進電動自行車全鏈條整治,全年抽檢食品、藥械化、產商品等各類消費品7.19萬批次,合格率均在96%以上,持續開展大型農批市場“凌晨快檢、清晨公示”,完成快檢12.6萬批次,合格率99.5%。
馮超表示,今年將清理規范涉企收費,規范應用首違不罰、不予處罰、減輕處罰“三項清單”,讓企業輕裝上陣;不斷完善行政刑事、司法行政、知識產權仲裁協作機制,嚴厲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凈化市場環境;推動健全消費維權共治體系,拓展消費密集區域“消費維權服務站”覆蓋面,培育一批放心商店、放心市場等,進一步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提升消費維權效能。
加快實施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及效能提升
西安市數據局副局長張偉明介紹,2024年,西安建成一體化數字資源管理服務中樞平臺,形成8.5億條高質量數據,全面支撐21個“高效辦成一件事”。西安電子政務外網已實現市—區縣—街鎮—社區(村)四級全覆蓋,大力提升了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完成了第一批12個市級部門19個機房的撤并和65個系統上云任務,政務云已擴容至5萬核,大幅提升了云資源供給能力。
張偉明表示,今年將出臺“數、網、云、算、安”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推進政務云信創資源核心數擴充至4.5萬核以上,實現黨政機關千兆網絡100%接入,打造全市一體化算力體系,推進政務算力達到30P。加快實施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及效能提升,在“i西安”APP上新增服務事項1000項以上。此外,還將大力發展XR、微短劇等數據內容產業,做強數據標注和數據安全產業,爭取第二批國家級數據標注產業試點示范城市;制定數字經濟“十五五”發展規劃、完善政策支撐,統籌規劃“兩重”“兩新”項目,牽引推動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加快建設城市信息模型(CIM)、視頻資源整合、物聯感知匯聚、綜合短信發布等公共基礎支撐平臺,年底前在這四大平臺基礎上建成智慧交通數字底座,打造城市運行和治理智能中樞,提升特大城市智慧治理水平。
(首席記者 李榮)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