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安縣童話磨石溝一角(5月9日攝)。
初夏,鎮安縣童話磨石溝,清澈見底的溪流,猶如靈動的絲帶蜿蜒于山間;錯落有致的景觀民宿,似明珠般鑲嵌在古樸的村莊中……
鎮安縣磨石溝小流域位于丹江口庫區上游,全長28公里。這里曾經溝壑縱橫、交通不便,通過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變身世外桃源,還打造出了國家3A級旅游景區——童話磨石溝。
小流域是集水和涵養水源的基本單元,如同大江大河的“毛細血管”,關乎整個流域的清潔通暢和廣大群眾的生活質量。
生態清潔小流域是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深化與發展。去年以來,陜西大力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走出了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因地制宜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
5月9日,在鎮安縣童話磨石溝游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吳永花在整理貨架,為即將到來的周末游客高峰期做準備。
“我在這里工作兩年多了,家距離游客中心步行僅需3分鐘,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不說,還能照顧家庭。”吳永花說。
同一時間,去年從外地返鄉創業的青銅關鎮豐收村大眾民宿負責人方乾珠正在張羅中午的飯菜,迎接即將到來的顧客。
按照“小流域+生態旅游”綜合治理模式,磨石溝小流域先后實施生態修復、河道整治、荒山綠化、面源污染防控、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流域面貌煥然一新,還建設了兒童樂園、采摘園、歡樂農場等。
過去,這里的群眾大多依靠種植烤煙、玉米等作物維持生計。如今,磨石溝小流域內近半數人口從事旅游及相關產業,農戶收入及村集體經濟實現穩步增長。
初夏的商南,山清水秀,天空碧藍。
5月10日,商南縣試馬河畔,山川沃野翠綠,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茶香。
“以前,試馬河流域兩岸的山上主要是沙壤土,土質松軟,一下雨泥沙就被沖進試馬河里。”商南縣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長王軍說,經過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后,試馬河水變清了、兩岸變美了,試馬河流域內還發展了特色產業和旅游業,建成了1800畝無性系良種示范茶園,3000畝高標準白茶基地、180畝櫻桃采摘園。
近年來,陜西以“山青、水凈、村美、民富”為目標,以水系、村莊和城鎮周邊為重點,大力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推動小流域綜合治理與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特色產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有機結合,集中打造了一批生態清潔小流域示范工程。
打造“生態+人居”和美鄉村
家住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小區的市民秦建國,每天早上都要去離家不遠的王家河水文化公園散步。
公園中,市民呼吸著帶著花草香的空氣,聽著鳥兒歡快的歌聲,開啟了充滿活力的一天。
近年來,銅川市以王家河為軸線,以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為抓手,加大流域直觀山坡、河道岸坡、沿河村莊綠化密度,栽植國槐、紅葉李等各類苗木2.3萬余株,鋪設地被植物、水生植物30萬平方米;從山坡到河谷進行一體化治理,提升流域植被覆蓋率,實現了“清水下山、凈水入河”。
5月12日,在澄城縣王莊鎮魯家河村,工人正在管護河道兩旁溝坡上新栽種的苗木。
2023年8月,澄城縣啟動魯家河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工程,構建了“坡面—溝道—岸線”三級防護體系,不僅提升了該區域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還減少農藥化肥對河道水體的污染。目前,該流域水質已從Ⅳ類提升至Ⅱ類。
鄉村要發展,環境是底色。
陜西堅持以生態清潔小流域為重要載體,治山保水、治河疏水、治污潔水協同推進,統籌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流域水系整治、生活污水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培育和發展鄉村特色產業,走出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探索“小流域+”的N種可能
5月7日,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梯田如鏈,纏繞山梁。
這里曾經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脆弱。
近年來,高西溝人矢志不渝推進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綜合治理,把高西溝村從水土流失嚴重的窮山溝建設成山清、水凈、村美、民富的“陜北小江南”。高西溝村先后被水利部評為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入選國家水利風景區名單。
如今,高西溝村人還將黃土風情轉化為發展動能。在村里,游客可以住窯洞、吃農家飯、參與研學……沉浸式體驗黃土風情。
5月11日,延安市寶塔區馮莊鄉紅白理事中心正在加緊建設。
去年,黃河流域首單碳匯交易——延安薛張小流域水土保持碳匯項目達成,交易金額543.6萬元。目前,這些“真金白銀”已經全部投入馮莊鄉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實現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以前,村里是土路,一下雨都是泥。政府用碳匯交易的錢給我們修了這條水泥路。現在,我們的出行方便多了。”馮莊鄉薛家灣村村委會副主任王斌強說。
在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中,陜西根據不同水土流失類型區域特點,按照水源保護、生態旅游、綠色產業、和諧宜居、休閑康養等目標,以提升生態清潔小流域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為目標,建成了一批示范作用明顯的生態清潔小流域。截至目前,陜西已開展160條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清潔小流域示范工程3個。(群眾新聞記者 徐穎文/圖)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