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渺
在違紀典型案例中,我們時常看到這樣的場景:迎接上級調研時“精心”設計路線,刻意避開沿途雜亂的區域;不惜耗費人力、物力開展“刷白墻”之類的表面工程,營造繁榮的假象……這類精心炮制“門面”的做法,乍看光鮮亮麗,實則有意繞開了真正潛藏問題、能夠反映真實狀況的“后院”。若干部下基層調研僅僅停留在看這些“門面”,而不深入到“后院”“角落”,就難以真正發現問題。這不僅違背了調研的初衷,且與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中關于改進調查研究工作的明確要求背道而馳。
基層一線是了解實情、獲取信息的最好區域,也是矛盾和問題集中的地方。黨員干部務必堅持“實”的作風,實打實找問題、看不足,輕車簡從、俯下身子,深入基層,多與群眾搭話,走進“后院”看“角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了解政策落實得怎么樣,找準群眾的期盼在哪里,把存在的問題找準,把原因分析透徹。
在日常工作中,黨員干部應多一些隨機調研、蹲點調研、解剖麻雀式調研,主動奔赴問題集中、困難重重、情況錯綜復雜且矛盾尖銳的區域開展調研工作。這些從“后院”獲取的一手信息,才是科學制定政策、推動發展的根本依據與關鍵支撐。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