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李榮 王斌)5月22日,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重點領域攻堅硬仗”系列新聞發布會,商洛市委副書記、副市長趙孝介紹,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6%,均居全省第二;今年1-4月,商洛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2%、居全省第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居全省第二。
今年以來,商洛不斷強化項目建設調度和日常監測,建立新開工重點項目要素保障清單,截至4月底,160個省市重點項目開工在建142個,開工率達88.75%;新謀劃儲備政策性資金項目264個、總投資298.4億元;圍繞五大產業集群,謀劃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項目198個;1-4月簽約項目49個、總投資62.9億元,全市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92.54億元、增長15.1%。
為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商洛突出抓好新能源及儲能產業,全市總裝機規模突破269萬千瓦、產值突破16.8億元,鎮安月河抽水蓄能電站并網發電,山陽色河電站開工建設,丹鳳魚嶺電站納入國家規劃。趙孝表示,下一步,將積極打造西部最大抽水蓄能產業基地,爭取全年實施市級重點工業項目50個,完成投資50億元以上。
圍繞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商洛聚焦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加快培育新材料、綠色食品等產業集群。今年1-4月,全市新材料、健康醫藥、新型建材規上企業產值分別增長12.4%、26.5%、10.1%。趙孝說,下一步,將推動陜西鋅業、大西溝礦業等企業數智化改造,建設以連翹、丹參、桔梗、黃芩等“十大商藥”為重點的健康醫藥產業集聚區,力爭年內新材料、綠色食品、健康醫藥產值分別達到235億元、30億元、18億元。
在民生保障方面,商洛深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對全市1112個居民小區開展環境整治,創新推行“4+5”物業服務管理模式,中心城區小區實現物業全覆蓋;持續推進“千萬工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衛生廁所普及率分別達到92%、86%。全市城鎮新增就業6262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8.1萬人;全面取消公立醫療機構門診預交金,對鄉鎮衛生院“一院一策”進行提升,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