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盟陜西省委會
2024年以來,我省持續組織開展“放心消費在三秦”行動,大力實施放心消費行動,依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24年,全省消費環境總指數為86.41,同比提升0.04。消費環境總體狀況持續向好的同時,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優化消費環境工作整體水平不高。中消協2025年3月發布的《2024年10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報告》顯示,西安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得分為75.16,排名第71位;渭南市得分為76.00,排名第58位;寶雞市得分為74.25,排名第86位。我省入選的三城排名靠后,且評分遠低于全國綜合得分80.36,表明我省消費者滿意度較低,整體工作水平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二、重點領域消費侵權問題突出。省消保委發布的《2024年度消費者投訴情況分析》顯示,教培、文旅、美容美發等領域的消費糾紛高發,線上教培退費難、旅拍服務質量差、美容機構誘導消費等屢禁不止,暴露出行業監管不嚴、執法力度不足等問題。
三、消費維權機制運行效率較低。省消保委發布的《2024年度消費者投訴情況分析》指出,2024年度全省投訴解決率只有78.51%。盡管全省建立了12315統一維權平臺,但部分市縣仍存在投訴響應滯后、調解周期長、執行不到位等問題。眾多消費者反映,案件處理效率較低,導致維權成本高。
四、新型消費業態執法監管滯后。省消保委發布的《2025年十大消費提示》指出,直播電商、消費補貼、預付式消費等問題成為投訴熱點。消費新業態快速發展,但相關服務標準和信用監管體系尚未建立,新型消費領域中消費者權益保護不足。
為此建議:
一、加強部門協同監管。加強市場監管、文旅、公安等部門的統籌協調、協同聯動,組織開展聯合執法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查處教培、文旅、美容美發等問題領域,提高違法成本,形成有效震懾。
二、提升消費維權效能。暢通12315熱線電話、網絡平臺等維權渠道,推廣“線上調解+線下聯動”“接訴即辦”“投訴回訪”等模式,縮短投訴受理時限。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加強市場動態監測分析,及時發現潛在消費風險和問題。完善消費糾紛調解機制,支持人民調解組織、行業協會等第三方機構參與消費糾紛調解。健全基層維權網絡,加強對基層工作人員的業務指導和培訓,確保消費糾紛能夠及時、就地化解。
三、加強監管制度創新。堅持包容審慎監管原則,探索新型領域服務和產品沙盒監管、穿透式監管等模式。加快制定和完善適應新型消費特點的監管政策與標準,明確監管職責和權限。聯合行業協會制定直播電商、消費補貼、預付式消費等新興業態的服務規范,明確市場主體責任。充分運用現有法律法規和標準制度,加強分類監管、協同共治,督促經營者提升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穩步推進“放心消費在三秦”行動,培育線下購物無理由退換貨服務承諾基層單位,引導經營主體加入在線消費糾紛解決機制,積極助力營造放心消費環境。優化以舊換新政策,突出“加力擴圍、惠民升級”,加大消費補貼力度,擴大“換新”補貼品類范圍。緊抓城市更新契機,增強城市都市圈消費活力。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