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重點領域攻堅硬仗”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省委金融辦、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陜西金融監管局、陜西證監局有關同志介紹有關情況。
截至5月末全省人民幣存款貸款余額6.06萬億元
“截至5月末,全省人民幣存款余額7.43萬億元,貸款余額6.06萬億元。1-5月,全省新發非金融企業債151筆,發行金額1236.49億元。”省委金融辦副主任、省委金融工委委員李興龍介紹。
圍繞支持打好“八場硬仗”,省委金融辦重點從強化政策引領、提升融資效能、提升小微企業融資獲得感、守牢風險防控底線等四個方面著手。
“今年我們出臺了金融支持融資平臺債務化解若干措施,全省金融運行保持平穩,今年全省不良貸款率穩定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李興龍說。
今年以來,省委金融辦聚焦金融支持打好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硬仗任務安排,圍繞“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持續深入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
“我們建立了《科技金融‘五項機制’改革重點任務清單》,推進西安科創金融服務硬科技改革試驗區申建,及時協調解決上市后備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在爭取并做好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股權投資試點的基礎上,加快試點擴圍,已成功落地4支AIC試點基金,規模合計74億元。”李興龍說。
今年陜西民營企業貸款持續高于人民幣各項貸款增速
“我們重點圍繞營造良好金融環境、擴大有效投資、提振市場消費、支持促進外貿四方面工作,有力服務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局。”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副行長李彤說。
在營造良好金融環境方面,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執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制定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等實施方案。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牽頭出臺提升民營經濟金融服務能力的指導意見,指導金融機構創新針對民間投資項目的金融產品,為項目建設運營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務。
“今年以來,陜西省民營企業貸款持續高于人民幣各項貸款的增速,呈現出增量、擴面、降本的良好態勢。”李彤說。
聚焦提振市場消費,今年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印發金融支持陜西省提振消費的指導意見,優化消費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圍繞支持促進外貿,加大金融支持外貿穩定發展力度,優化外匯領域營商環境,全省首筆“科匯通”業務落地,有序推進銀行外匯展業改革。截至今年5月末,全省6家銀行獲批開展外匯展業試點。
截至5月末全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超6111億元
“我們部署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聯合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商務、海關等5部門印發支持外貿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的通知,指導各金融機構結合農時節點開展走訪,推動金融服務精準觸達農業農村領域。”陜西金融監管局副局長劉新宏說。
在制度配套上,陜西金融監管局開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督促各銀行機構增加小微企業信貸投放,指導銀行機構單列普惠型小微企業信貸計劃。
“截至5月末,全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111.59億元,同比增速15.34%。無還本續貸政策自去年9月擴大范圍以來,累計為中小微企業續貸826.12億元。”劉新宏說。
此外,陜西金融監管局還匯編了小微企業和外貿企業金融產品及服務手冊、中型企業無還本續貸金融產品手冊,方便企業選擇。充分發揮“秦信融”平臺作用,賦能“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目前,全省已累計走訪各類經營主體320萬戶,銀行向“推薦清單”內經營主體新增授信2471億元,新發放貸款1985億元。
我省更多專精特新企業擁抱資本市場
為引導專精特新企業用好資本市場,陜西證監局鼓勵私募股權基金、創投基金重點投向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強的早期企業,支持各類母基金和專項基金圍繞我省重點產業鏈“建圈強鏈”需求,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方式帶動社會資本投向“卡脖子”技術、專精特新企業,推動企業在組織架構、財務規范到知識產權布局等方面打牢基礎,為其進入資本市場做好準備。
“對于發展到一定階段、具備核心技術優勢和市場潛力的專精特新企業,我們建立‘科技+資本’對接機制和‘一企一策’服務體系,縮短‘培育-申報-上市’周期。”李國強說。
專精特新企業上市后,仍面臨持續創新、快速擴張和國際競爭的壓力。陜西證監局鼓勵企業通過再融資、并購重組、產業整合等方式,拓展研發投入空間、提升核心環節控制力、構建更具韌性的產業鏈生態。
“近年來,陜西一批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的上市公司,借助資本市場完成產業鏈上下游并購整合,在帶動中小企業配套發展、推動區域產業集群化等方面發揮了良好示范效應。”李國強說。
(記者 白瑤)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