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07:53:25 來源:各界新聞網-各界導報
5月26日至28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統戰部組織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代表赴四川兩彈一星干部學院開展專題培訓。
記者 滿淑涵 通訊員 康樂 馮來順
舉辦“同心·講堂”報告會、“同心·茶敘”交流會,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組織黨外人士學習調研,開展統一戰線服務“五聯一抓”助力鄉村振興定點幫扶活動……在學習實踐的一環又一環里,在入心見行的一程接一程中,同心奮斗的故事還在不斷續寫。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長期以來高度重視統戰工作,堅持把黨外知識分子工作作為統一戰線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來抓,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握引領方向,健全工作體系,讓更多的黨外知識分子聚集起來、團結起來、組織起來、作用發揮起來。
把加強政治引導擺在首位
心往一處想
“理論授課深邃厚重,現場教學直抵心靈,情景宣講震撼人心。”今年5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統戰部組織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代表赴四川兩彈一星干部學院開展專題培訓。談起這趟學習之旅,民革黨員、草業與草原學院教授龍明秀話語懇切,“感覺那些‘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英雄群像比書本上更加鮮活和親切。作為農業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肩負立德樹人、強農興農的雙重使命,要將‘兩彈一星’精神轉化為育良種、研良技、獻良策的強大動力,在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上刻下赤誠丹心。”
多年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堅持以凝心聚力為核心,以政治引領為主線,認真履行“四個納入”“三個帶頭”責任,積極構建黨委統一領導、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有關職能部門和基層黨組織各負其責的大統戰工作格局,成立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辦法》,細化完善《關于加強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工作的實施意見》《基層統戰工作實施細則》等規章制度,不斷提升統戰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積極貢獻統戰力量。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外知識分子人數多、學歷和職稱層次高、社會聯系廣泛,且專業主要集中在農林領域。如何畫好團結奮斗的最大同心圓?學校黨委統戰部始終把加強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將“創新理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將“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引領、將“紅色基因”融入價值引導,在凝聚共識中構建思想高地。今年以來,學校黨委統戰部精心打造“同心+”品牌系列活動,帶動黨外人士以“自己講·講自己”的方式分享成長、教學、科研和履職經歷,在輕松愉悅的暢聊氛圍中進一步溝通思想、增進感情。
“學校的建設發展離不開黨外代表人士的扎根堅守、手胼足胝。”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閆祖書表示,將一如既往堅持固守圓心與改革創新兩端發力、思想引領與防范風險雙管齊下、服務大局與自身建設共同促進,按照“強優勢、補短板、顯特色、創品牌”思路,推進學校統戰工作高質量發展。
把加強培養使用作為基礎
智往一處謀
高校黨外知識分子集中、人才薈萃、智力密集,是統戰工作的重要領域和前沿陣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統戰部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充分發揮黨外知識分子獨特作用,凝聚黨外知識分子智慧力量。
前不久,農工黨黨員、農學院教授單衛星當選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國家農業科學院外籍院士。作為我國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單衛星自2016年以來帶領專家團隊多次深入哈薩克斯坦交流合作,推動建立了中哈首個農業科技示范園。他表示,在未來的工作中,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搭建溝通橋梁,推動雙方開展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的合作,為促進中哈兩國農業產業發展和踐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從哈爾濱參加高校黨外代表人士培訓班回來,無黨派人士、理學院副教授崔二亮感觸良多。“特別是當我站在‘新政協籌備活動舊址’馬迭爾賓館的老建筑前,更加讀懂了‘同心’二字的分量,這是一代又一代黨外人士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傳承。”結合工作實際,崔二亮表示,今后,要立足農業科技領域,聚焦鄉村振興戰略、種業振興行動,深入開展調研,將一線的“真問題”轉化為有價值的“好建議”。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統籌謀劃,制定黨外代表人士培養的長期規劃,實施“141工程”,即努力培養10名左右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旗幟性人物,40名左右在陜西省有較大影響或在學校教學、科研、推廣、管理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黨外代表人士,100名左右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黨外人士。同時,不斷完善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體系,定期走訪調研院系,選拔優秀黨外后備人才,舉辦主題教育研修班,開展社會實踐考察,積極舉薦優秀黨外人才,支持民主黨派基層組織建設,鍛造高素質民主黨派代表人士隊伍,并推動知聯會、留聯會等統戰團體建起來、聯起來、強起來、活起來。
此外,學校黨委統戰部定期召開民主黨派負責人座談會,及時傳達學習中央、省委重要文件及會議精神,通報學校近期工作情況,廣泛征求黨外人士對學校發展決策、規劃、制度的起草和修訂意見。通過加強培養和使用,讓黨外知識分子想干事的有機會、能干事的有平臺、干成事的有地位。
把支持發揮作用作為關鍵
力往一處使
秉持“貼近‘三農’、服務社會”的優良傳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國內率先探索實踐以大學為依托的農業科技推廣新模式,在產業核心地帶建設了35個試驗示范站、53個示范基地、240多個示范園,構建了農業科技成果“進村入戶”的快捷通道,這其中就活躍著不少優秀黨外人士的身影。
民進會員吉紅是2007年擔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安康水產試驗示范站首席專家的。將近二十載春秋,他和他的團隊從漢江沿線到秦巴山區,跑遍了河流、水庫、池塘、稻田等可開發利用的水面。“我們就是想依托當地水資源優勢,讓老百姓走上養魚奔小康的幸福路。”
作為我國果樹病害防控領域的領軍人物,致公黨黨員、植物保護學院教授黃麗麗用四十年將冷門領域做到國際領先。“農民朋友的‘錢袋子’關乎我們每個人的‘菜籃子’‘果盤子’,我最高興的就是農民給我打電話說病害防治住了。”堅持到現場“診治”解惑,黃麗麗每年約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扎”在全國各地的田間地頭,根據季節變化、農時特點幫助農民為作物“治未病”,將更多農業生產一線的問題帶回實驗室,也把越來越多的科研成果送到農民心坎上。
錨定黨的領導“關鍵圓心”,拉長匯聚合力“團結半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統戰部充分發揮黨外知識分子專業優勢,引導黨外知識分子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等方面施展才華、貢獻力量——
姜在民、朱玉春、龍明秀等一批優秀黨外教師躋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寶鋼優秀教師”、陜西省教學名師行列;
黃麗麗主持的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無黨派人士許曉東在病毒界首次發現了朊病毒,無黨派人士高華獲評2024年“陜西產業工匠人才”;
上官周平、馮永忠、韓文霆等黨外專家的建言得到國家相關領導人批示;
劉占德、杜軍志等一批黨外人士扎根學校試驗示范站,服務地方農業經濟發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蘇蓉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創造性,持續在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政治引領、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等方面下功夫、求實效,激勵黨外知識分子保持深厚的家國情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與時俱進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氣、堅忍不拔的定力,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