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婧
在商洛市廣袤的山鄉間,有一群銀發長者,他們雖已步入暮年,卻懷揣著對家鄉的深情與熱愛,為鄉村孩子默默奉獻著……
村里來了個“核桃爺爺”
“咱商洛被譽為‘中國核桃之都’,也是優質核桃的適生區……”每逢節假日,商洛市核桃研究所原高級工程師、商州區陳塬街道上河村關工委“五老”王根憲都會在上河核桃科技主題館,給孩子們講述商洛核桃的故事。
“我以前只知道核桃好吃,卻沒想過它還有這么多的學問和故事……”通過王根憲的科普,孩子們對家鄉的核桃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激發了他們探索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作為一名資深的核桃專家,“核桃爺爺”王根憲曾長期致力于核桃種植技術的研究與推廣。近年來,為了將商洛核桃文化的種子播撒到更多孩子心中,他將精力投入到青少年科普教育之中,“希望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激發孩子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為農村地區培養更多熱愛科學、熱愛農業的后備人才。”
“我們‘五老’工作室的成員憑借著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學識,成為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商洛市關工委主任劉淑慧介紹說,近年來,上河村關工委積極組建“五老”工作室,廣泛動員和鼓勵更多退休老同志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讓老模范、老專家、老教師、老戰士、老干部等“五老”代表發揮余熱,傳遞正能量。
據了解,目前,上河村“五老”工作室已建立完善主任會議、工作學習、調查研究、信息報送等制度,確保工作室運作有序;每年組織開展1至2次調研活動,真實了解青少年所需所想;圍繞主題教育、重大節日、寒暑假期,開展青少年喜聞樂見的關教系列活動,為上河村青少年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與實踐平臺。
“老主任”溫暖留守家庭
“年輕父母要恩愛和睦,咱們家里的爺爺奶奶也要注重創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健全的人格,擁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6月11日,在洛南縣保安鎮的“五老”大講堂上,洛南縣教育局教研室原主任、“五老”藺愛社以“家長如何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為主題,深情講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講堂上,家長個個神情專注,不時認真做著筆記,生怕漏掉任何一個重要細節……
“這已經是這個月第三次專門來聽老主任講課了,他講的課特別實用。我們文化水平不高,以前忙著干農活、做家務,不太懂教育,謝謝他教會了我怎么更好地跟孩子溝通,我娃現在變化可大了。”保安鎮村民王娜(化名)感慨道。
保安鎮位于洛南縣城以西25公里處,這里地處偏遠山區,農村留守家庭的教育矛盾相對較為突出。“自從‘五老’大講堂開設以來,這一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劉淑慧介紹說,“五老”們不僅結合自己的教育經驗和實際案例,向家長傳授實用的教育方法和技巧,還積極倡導家校合作理念,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為保安鎮營造了溫馨、和諧的教育氛圍。
豐富多元的社會實踐活動是關工委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保安鎮組織建立“五老”隊伍,成立紅色精神、法治教育等5個宣講團,建成“五老”工作室、“五老”書畫室、“五老”大講堂等,充分發揮地域特色與優勢,創新“實踐學堂、精品課堂、網絡課堂“三大講堂”,積極開展愛心幫學、基地幫教、普法幫行等活動,不僅豐富了青少年的課余生活,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愛鄉奉獻的種子。
……
他們是“五老”隊伍的縮影,也是山鄉間的“提燈者”。劉淑慧介紹說,近年來,商洛市關工委采取黨政推薦、領導動員、拜訪聘請、宣傳帶動、活動吸納等辦法壯大“五老”骨干隊伍,突出抓好基層“五老”工作室建設。目前,全市共建成“五老”工作室42個,活躍在一線的“五老”達2227名。
“咱們‘五老’隊伍可是關工委的‘寶’!”劉淑慧表示,下一步,商洛市關工委將著力在發揮“五老”作用上彰顯新成效,深入基層、貼近群眾,積極動員廣大“五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與時俱進轉變工作理念,精準落實關愛幫扶措施,確保關心下一代工作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