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記者從西安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西安市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2023年西安入圍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城市以來,全市陸空聯運量年均增長率達到21.05%,集裝箱公鐵聯運量年均增長率達到10.29%,多式聯運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的重要舉措。2023年至2025年,西安聚焦基礎設施及裝備硬聯通、規則標準及服務軟聯通、建立健全樞紐一體化運營機制三大領域,在全市推動實施28個補鏈強鏈重點項目。
西安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馬勝利說,根據交通運輸部2025年發布的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第一批典型經驗名錄,西安市“中哈共建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項目,助力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西安浐灞國際港‘港貿、港產、港城’一體化發展”2項案例成功入選。
自補鏈強鏈工作開展以來,省市區三級積極響應、合力推進,已連續三年足額落實到位年度中央獎補資金。在基礎設施及裝備硬聯通方面,大力推進貨運樞紐及集疏運線路的新建與改造,累計新增和改擴建綜合貨運樞紐面積超50萬平方米、集疏運里程超25公里,西安市布局更優、功能更全的現代綜合貨運樞紐體系正在加速形成。
在規則標準及服務軟聯通方面,西安首創并應用《多式聯運信息共享規范》《城市配送服務規范》等多項規則標準,有效指導和促進物流運輸行業科學規范發展。積極打通國際貨運物流線路,率先實現中亞“五國七城”航線全覆蓋,在中亞航線布局上,機場的通航點數目前居全國首位,運輸量位列全國第三;中歐班列(西安)國際干線達18條。
圍繞樞紐一體化運營機制,西安完成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口岸國際物流園區改造,國際貨郵年保障能力達到30萬噸,貨物查驗平均20分鐘即可完成。今年以來,新開通至米蘭、馬德里、第比利斯、德布勒森4條國際全貨運航線,累計開通全貨運航線52條,通達全球19個國家47個樞紐城市。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開通26條國內集結線路,“+西歐”集結體系織線成網,班列集結分撥時間從8.5天壓縮至4.4天,鐵路場站內作業時間由889分鐘壓縮至302分鐘,有力促進了中歐班列(西安)降本增效。
西安市財政局副局長閻金平說,本次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示范城市的申報成功,將在2023-2025年共為西安市爭取中央獎補資金20億元。截至今年1月,已到位中央獎補資金13.34億元。
為了用好這些資金,西安制定了國家獎補資金管理實施細則,在資金分配環節強化總體統籌,按照“定額補助+核定投資固定比例計算”的原則,依據項目貢獻度和核定投資額度,對三年實施期內20億元中央獎補資金進行總體預分配,增強具體項目資金分配的可預期性和合理性。在資金下達環節堅持績效原則,按照“預撥付+績效考核”方式,依據年度績效評價結果進行資金結算。截至今年5月,已將到位的13.34億元中央資金全部下達至各項目實施主體,下達率100%。
在用好中央補助資金的同時,省、市財政也統籌現有政策加大投入,截至今年5月,共安排地方財政資金8.51億元支持28個項目建設,其中省級資金5.63億元、市級資金2.88億元。
閻金平表示,下一步,將著重加快推動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相關配套項目、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口岸及貨運區工程等重點樞紐項目落地見效。統籌各級財政資金,用好專項資金、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全力支持保障綜合貨運樞紐相關重大項目建設。持續跟進獎補資金使用情況,確保資金及時下達、及時撥付、專款專用。
(記者 李榮)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