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滿淑涵
行至年中,眺望全年,經濟形勢備受關注。7月23日,省統計局發布上半年陜西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828.0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
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胡清升分析說,全省經濟運行在一季度良好開局的基礎上持續向新向好,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國,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質效提升的發展態勢。具體來看,可以用“穩、新、好”來概括。
“穩”的基礎進一步夯實
“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高于全國0.2個百分點,主要領域平穩增長,經濟大盤堅實穩固。”胡清升例舉關鍵指標: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速較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較一季度加快1.5個百分點。特別是,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延續今年以來9%以上較快增長速度,高于全國2.8個百分點,居全國第5位,超八成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工業穩增長支撐作用進一步鞏固。
其次是就業物價穩。上半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27.66萬人,同比增加1.77萬人,完成全年40萬人任務的近七成。居民消費價格上半年同比上漲0.3%,保持溫和上漲。
另外是市場預期穩。6月末,全省人民幣貸款余額6.12萬億元,同比增長7.93%,高于全國0.83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長17.73%,反映企業預期改善,投資信心增強。
“新”的動能持續蓄積
上半年,陜西經濟“向新力”持續迸發。
胡清升介紹,一是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上半年全省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0.1%,較一季度加快16.3個百分點。二是新興產業增勢較好,上半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高于GDP增速2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產業、數字創意產業分別增長16.8%、9.7%。同時,新消費模式和業態活躍,上半年全省網上零售、實物網上零售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1、1.2個百分點。三是新動能不斷積蓄,上半年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8374.8億元,占GDP的49.8%,較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全省新增“五上”企業3952戶,同比增長18.1%。
“從數據來看,先進制造增勢向好,高端智能化發展加快。”胡清升說,上半年,全省規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高于規上工業4.7個百分點。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延續今年以來兩位數較快增長,分別增長45.4%、27.9%。高端智能產品加快生產,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產量同比增長3.7倍,3D打印設備增長1.8倍,工業機器人增長16.4%,民用無人機增長13.9%。
“好”的成效更加鮮明
觀察上半年全省經濟答卷,主要指標昂揚向上,經濟運行持續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胡清升從三個方面加以說明。
——政策效果好。“兩新”政策效果持續釋放,新能源汽車、高能效等級家電、計算機及其配套產品、通訊器材等商品零售均同比增長30%以上;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加力推進,全省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同比增長24.3%,增速高于全部投資18.7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2.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28.2%,有力推動工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發展質效好。上半年全省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較一季度分別提高1.2、0.4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裝機占全省電力裝機比重突破50%。全省34條重點產業鏈產值突破萬億,同比增長2.7%,較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
——民生改善好。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56元,較上年同期名義增長5.6%,高于全國0.3個百分點。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8%、6.2%,增速均居全國第5位,居民增收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