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游客在曲江書城《長安的荔枝》文創展區選購產品。 本報記者 師念攝
本報記者 師念 見習記者 周思言
7月18日,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的歷史題材電影《長安的荔枝》在全國公映。影片由西安市委宣傳部參與攝制,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參與出品,以九品小吏李善德(大鵬飾)千里迢迢為“圣上”運送鮮荔枝的荒誕任務為主線,展現唐朝由盛轉衰關鍵節點背后的社會現狀。
截至7月22日,影片豆瓣平臺評分7.7分,淘票票評分9.5分。7月22日,貓眼平臺預測其票房區間為5億元至8億元。
從唐詩到銀幕的藝術接力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的詩句,道盡了盛唐的奢華。作家馬伯庸以非凡的巧思,對這一典故進行了全新演繹,成就了現象級文化IP——“長安的荔枝”。
一個IP的生命力在于不斷推陳出新。小說《長安的荔枝》先是以話劇的形式登上舞臺,進行21站全國巡演;隨后,同名電視劇上線,進一步夯實了IP的現實關懷價值和社會影響力;電影版則進一步提升了這個IP的影響力。
電影《長安的荔枝》緊扣“李善德運荔枝”這一核心主線,以楊貴妃生辰倒計時為敘事線索,開篇即營造出緊迫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氛圍,而倒計時如同懸在李善德頭頂的利劍,高效驅動情節,將觀眾迅速帶入這場與時間賽跑的生死運輸中。
在人物命運刻畫上,影片大膽呈現李善德從初到嶺南的落魄到最終一夜白頭的滄桑。結尾堪稱點睛之筆。貴妃生日當天,耗費無數生命與血淚運抵長安的荔枝和其他水果擺放在一起,她甚至沒吃一顆。
戲里戲外的拼搏精神
“就算失敗,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離終點多遠的地方。”銀幕上,李善德快馬加鞭翻山越嶺地送荔枝;銀幕外,主創團隊不斷挑戰能力上限。身兼編劇、導演、主演三重身份的大鵬坦言,影片后期制作階段自己如同角色附體:“每天高負荷運轉,快馬加鞭與時間賽跑。”他將這種極限壓力轉化為創作方法:“當你置身于極限空間,自己就會想出解決辦法。”
盡管已有10余年編導演經驗,掌控這部歷史巨制仍讓大鵬倍感煎熬。面對“自導自演”和統籌數百人劇組的壓力,他說:“像會游泳的人掉進海里,看不見盡頭。”
從東北小城青年到金爵獎影帝,大鵬似乎始終很平靜。獲得榮譽后“只高興一晚”的他,始終以敬畏心進行創作。觀眾稱其為“陪伴型導演”。他認為,與觀眾共同成長,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彼此陪伴。
戲里李善德一夜白頭奔行千里,戲外大鵬用突破自我交出答卷。片尾曲唱出的“一步步往前磕”,既是盛唐小吏的悲歌,亦是電影人破浪前行的誓言。
“荔枝風暴”賦能民生消費
一部《長安的荔枝》,不僅在大銀幕上重現了盛唐傳奇,還在現實中掀起了一場席卷文旅、農業、零售及文創消費的“荔枝風暴”,為相關產業和民生消費注入新活力。
取景地西安成為最大受益者。曲江文旅敏銳地捕捉機遇,巧妙地將電影中驚險的“荔枝運輸路線”落地,串聯起西安城墻、華清宮等核心景區,推出“荔燈巡游”等沉浸式體驗活動。曲江文旅和抖音生活服務聯合推出的復刻劇中嶺南到長安的旅游專線,成為今夏“影視+文旅”的亮點,實現跨區域聯動。
電影對“荔枝”這一核心意象的聚焦,直接激發了消費者對原產地產品的熱情。美團外賣數據顯示,“廣東荔枝”搜索量環比增長143%,“長安的荔枝同款美食”高居美食榜榜首。
圍繞電影IP開發的聯名文創產品,引爆了另一波消費熱潮。
7月21日,走進曲江書城,不少市民正在選購電影《長安的荔枝》相關文創——軟萌可愛的“小吉荔”毛絨玩偶,承載著影片中“轉運”的祝福寓意;VORO推出的“妃子笑”荔枝味雪糕,將電影里那份來之不易的甘甜轉化為舌尖上的清涼享受,成為消暑爆品;Moonyoo聯名荔枝冷皂,憑借逼真造型,巧妙地將文化體驗融入日常生活。
曲江影視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文創產品在西安核心商圈書店、影城、機場及大相文博店密集鋪設,并通過抖音、淘寶、小紅書等線上平臺同步發售,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餐飲住宿業同樣借勢升級,分享IP紅利。曲江文旅旗下御宴宮迅速推出“荔枝唐宴”,特色菜品包括“紅塵妃子笑”(荔枝冰酪)、“嶺南鮮鲙”等。西安不少酒店推出“貴妃同款”主題房,訂單量激增,有效提升了非門票類旅游收入。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