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整理
【新聞回放】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超齡勞動者基本權益保障暫行規定(公開征求意見稿)》,首次明確超齡勞動者基本權益的范圍及其保障水平,并為其維權提供了法律依據。根據《暫行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與超齡勞動者訂立書面用工協議,明確工作內容、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協議期限、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社會保險等事項。同時,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為超齡勞動者參加工傷保險并繳納工傷保險費。
網友觀點:《暫行規定》解除了超齡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后顧之憂,為超齡勞動者的勞動權益提供了堅實保障。期待更多退而不休的老年人在法規的庇護下實現“勞”有所依。
網友觀點:《暫行規定》實現了超齡勞動者程序權利與實體權利的配套、銜接,全方位覆蓋了超齡勞動者基本權益和其他合法權益保障,構建了司法和準司法部門、行政部門、工會組織多部門協同機制,形成了超齡勞動者權益保障的合力,將超齡勞動者基本權益保障落到實處。
網友觀點:及時、充分保障和救濟超齡勞動者,是立法的初衷、司法部門的職責,也是一個社會的溫暖與善意。勞動者權益的完整性不因勞動者年齡“超標”而缺失,應成為司法和社會共識。
【新聞回放】近年來,無堂食外賣店數量增長迅猛。這類外賣店通過網絡平臺接受訂單,不提供堂食,店鋪規模小,經營地址和人員變動頻繁,容易成為監管盲區。如何規范無堂食外賣經營、讓消費者吃得放心?不少地方進行了探索。
網友觀點:入口的食物追求的莫過于一份安心。期待管理部門創新監管模式,加大監管力度,擴大技術手段,讓“臟外賣”無處遁形,筑牢食品安全底線,呵護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網友觀點: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無堂食外賣作為餐飲市場的一股新興力量,是政策紅利的實踐體現和服務民生的創新突破。讓“陽光”照進后廚,不僅是對消費者安全飲食的鄭重承諾,還是餐飲市場規范化運行發展的躍遷升級。政府、商家和平臺須積極配合、互相協作,共護“食”安,為增進民生福祉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網友觀點:只有形成各方參與的“責任共同體”,才有望實現對無堂食外賣的無縫監管。無堂食外賣店經營者須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做“良心外賣”。相關部門對違規店鋪要依法嚴懲,形成震懾。完善法規、制定強制性標準,扎緊監管“籠子”。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