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記者羅沙、馮家順)最高人民法院和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8日聯合發布關于加強新時代僑益司法保護工作的意見,一體推進僑益司法保護和法律服務,依法有效維護歸僑僑眷合法權益和海外僑胞正當權益。這是最高法、中國僑聯首次聯合印發僑益司法保護規范性文件。
意見強調,上級人民法院特別是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要加強審判監督指導,及時化解涉僑糾紛審判工作中的難點堵點,進一步統一涉僑案件裁判標準。各級人民法院要依托信息化平臺,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總結推廣跨域訴訟服務、共享法庭、涉僑特色法庭等成熟經驗,不斷強化涉僑案件訴訟服務。各級僑聯要堅持訪調結合、調解先行,建設法律服務隊伍,同時大力吸納其他專業人士參與僑益司法保護工作,為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提供專業、有效的法律服務。
意見還提出,各級人民法院與僑聯要密切工作聯系、強化協同對接、推進信息互通,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做實涉僑糾紛“總對總”多元解紛機制,提升涉僑糾紛多元化解質效。
據介紹,自2018年開展涉僑糾紛多元化解試點工作以來,全國共有30個高級人民法院與當地僑聯結合本地實際聯合發文,搭建起法僑合作的制度框架,積累了豐富的僑益司法保護實踐經驗。2020年底最高法與中國僑聯建立“總對總”多元解紛機制以來,累計成功調解涉僑案件27萬余件。
最高法當日還發布了5件僑益司法專題案例,涵括歸僑養老服務、僑企權益維護、未成年人撫養、僑產確權、涉僑群體性糾紛化解等不同類型,展現了人民法院與僑聯組織立足各自職能、通力合作,實質性化解涉僑糾紛的新成效。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