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安康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市場監管局的關心指導下,安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中省市決策部署要求,以黨紀學習教育為引領,以“行風建設”為抓手,聚焦“一流目標、兩大創建、三項建設、四個安全”工作重點,為推動幸福安康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1榮獲全國先進表彰
安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授予“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2形成一批安康經驗
全年在國家級會議代表陜西省交流發言1次,在省以上會議專題交流10次,在毗鄰省協作會議代表陜西省作經驗交流發言1次,有5個省級現場觀摩會在安康召開。安康市“管查融合”綜合執法機制、“三公示一臺賬+服務”假日旅游市場綜合監管經驗分別得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省市場監管局肯定。
3入選一批中省案例
漢陰縣政務服務國家級標準化試點項目通過終期評估驗收;平利縣絞股藍產業商標品牌指導站入選全國首批提升行動名單;“標準化建設助力富硒食品產業鏈提質增效”質量強鏈典型案例入選陜西質量變革創新十大典型案例;入選陜西省民生領域“鐵拳”行動典型案例7件。
4城市創建成果突出
堅持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和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融合推進。按照“三個三”創文工作機制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常態長效,高分通過國家實地測評。食安城市創建提速提質,寧陜縣成功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
5行業安全守穩守牢
不斷強化食品、藥品、工業產品質量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圓滿承辦全省餐飲食品安全突發事件輿情應對處置演練活動,舉辦了全市藥品較大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演練活動,安康市校園食品安全工作在全國現場會交流發言。全市未發生安全事故。
6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夯實“百千萬”企業幫扶責任,推動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幫扶。加速行政許可事項“一網通辦”,企業開辦1個工作日辦結。全市新登記經營主體3萬戶,全市實有經營主體29.8萬戶,其中企業6.02萬戶,同比增長4.02%。
7質量強市提質增效
打造秦巴醫藥、富硒食品2條質量強鏈示范鏈、安康高新區為市級首個質量強國標桿縣(區),培育普瑞達電梯有限公司等12家質量強企示范企業。新增9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發布市級地方標準21項。2024年全市新增專利授權1421件,有效發明專利累計擁有量307件,高價值發明專利累計擁有量85件。新增注冊商標2684件,累計有效注冊商標27337件。獲批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5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7件。
8消費環境公平有序
深入開展“放心消費在三秦”行動,全市376個消費維權服務站點和393家ODR企業建成運行,150家企業實現7日無理由退貨承諾,滿意辦結各類市場投訴14019件。民生領域“鐵拳行動”共查處各類違法案件2441件,涉案貨值194.72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涉嫌犯罪案件11件。
9產業鏈建設成果斐然
發揮秦巴醫藥產業鏈辦牽頭作用,落地醫藥產業項目31個,1-10月秦巴醫藥產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3%,醫藥制造業同比增長69.4%,產業鏈全年產值75億元。規范預制菜產業標準化建設,打造安康石泉富硒食品預制菜產業園“龍頭”示范,助推“石泉食美”富硒預制菜公共品牌小碗菜餐飲項目上線運營,32家預制菜生產加工及關聯企業健康發展,集群成鏈的產業模式初步形成。
10行風建設全面加強
堅持思想引領、目標引領、作風引領,舉辦“市場監管大講堂”33期。堅持工作周推進、成效“三曬三評三提升”,群眾滿意度持續攀升。建成市場監管信息化平臺,實現“人防+技防”相融合,“忠誠市監、清廉市監、為民市監、創新市監”形象彰顯。
《各界導報》2025年2月6日 第5856期 第03版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