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記者柳洪華):4月20日,2021中國鈦年會暨鈦產業高峰論壇在寶雞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春曉出席論壇并致辭。
曹春曉表示,鈦以優異的綜合性能在航空航天、艦船、兵器、核工業、化工、醫療、日用品等領域具有廣闊發展潛能,并在近幾年已初見成效,這也是行業發展的前景所在。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春曉接受采訪 攝影 陳鏘
論壇后,曹春曉圍繞提升鈦產品附加值、寶雞鈦產業的發展等話題,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采訪。
曹春曉認為,產品的附加值取決于技術含量。鈦屬于高技術領域的材料,但不等于鈦產品加工的所有工序都是高技術工序。因此,在鈦產品加工領域,要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我國作為鈦業大國,數量是基礎。但要想成為鈦業強國,不僅需要數量,還要有質量。這幾年,我國在鈦產業鏈上下游都有創新點。這些創新點,很有可能形成比較大的原創動力,助力我國在鈦產業數量和質量上實現‘雙量’取勝。”曹春曉說。
以打造“世界鈦都”、“中國鈦谷”和建設國際一流鈦產業集群為目標的寶雞,以寶鈦集團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為引領,聚集科研、生產、加工鈦企業超570家,可生產244個品種、5000多種規格的鈦及鈦合金的型材管材和產品,千億級的鈦產業集群正在加速發展。
曹春曉表示,寶雞發展鈦產業的條件很好,但還要在創新上進一步下功夫。從原材料到工藝過程,都應該積極地創新出新的東西,讓中國的鈦產業在數量和質量上提高的更快更好。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