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跨主城區 打卡新高陵”國際體驗官尋訪“六個高陵”活動 攝影 王智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記者 柳洪華):6月22日,來自英國、意大利、危地馬拉、委內瑞拉、巴西等國家的外籍博主來到西安市高陵區,以“我和中國城市”的第一人稱視角,用一天時間,在參觀體驗中認識、了解中國北方城區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高陵區深入學習貫徹省市黨代會精神,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尤其是西安市提出“北跨”戰略以來,高陵區建設主城區步伐加快,一二三次產業協調并進。正是這一股穩步前行的態勢,讓國際友人感受到中國小城區的大前景。
高陵區第二次黨代會確立了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主城區一個目標,抓住科學規劃、項目建設兩個關鍵,實現產城、三生、區際三個融合,打造實力、開放、大美、幸福、文明、和諧六個高陵的“一二三六”發展思路。
來自巴西的博主塞米在陜西航天德林科技集團直播介紹產品 攝影 王智
產業是實力之區的根本 改革是開放之區的內核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在西安都市圈等戰略機遇下,在西安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的要求下,高陵區把“產業立區”作為打造實力高陵的進階之梯,是洞穿發展要義的必然選擇。
尤其是今年以來,高陵區錨定未來五年工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目標,提出“穩內融外”的發展思路。“穩內”即全力以赴助企、紓困、穩產,加強對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鏈上企業幫扶力度,為企業創新創造提供動力支持。“融外”即按照“服務開發區就是發展行政區”理念,加強與西咸新區、經開區、國際港務區的產業互動,創新形成“行政區+開發區”的融合模式,實現借力發展。
如在承接西安北跨發展戰略中,高陵區主動提出與經開區共同打造渭北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的方案,涉及吉利汽車、隆基樂葉、陜汽、康明斯發動機等諸多重點企業、項目。
顯然,高陵區既要憑借區位優勢、生產要素成本優勢等成為制造業轉移轉化的主要承接者,還要通過集群化的方式重構區內產業格局,建立大合作、大開發、大發展全新體系。在具體實操上,高陵區謀劃實施強鏈補鏈行動、提質擴能行動、研發轉化行動、重組改造行動、技改擴能行動,在產業鏈配套、企業規模化發展、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實現突破。
來自危地馬拉的博主塞莉婭(左)認真聽介紹 攝影 王智
改革是發展的活力之源。對此,高陵提出要探索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的開放,讓高質量發展活力競相迸發,潛力全面釋放。這似乎也正是高陵發展新思路的深層內涵。
無論是未來產業升級所需的“智能化”“數字化”,還是優化營商環境水平、提升區域競爭力,一切能夠促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要素,都離不開改革。
為推動“高陵制造”向“高陵智造”升級裂變,高陵實施科創驅動戰略,聯合秦創原建立“科創+產業”“技術+項目”兩項協作機制;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及生物醫藥、現代食品等優勢新興產業,全力建設汽車制造產業集群、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探索發展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此外,高陵區不斷完善交通等基礎設施,打造服務型政府,提升營商環境,營造更具吸引力的資源外溢環境。精準把握制造業發展趨勢的意識,“有為政府+市場化導向”的有機結合,將為高陵產業發展帶來騰飛。
高陵博物館美麗風景 攝影 王智
生態是大美之區的基礎 文化是文明之區的前提
提起高陵,“涇渭分明”是繞不開的詞匯。而這其中所隱藏的“生態賬單”,是保障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機遇下,高陵區以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城中河”的標準,全面提升涇渭河綜合治理和生態環境建設水平。其中,總投資11.8億元的涇河高陵段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建成后不僅能構建起完整的涇河防洪體系,還能以此為基礎打造季節性涇河景觀帶,形成“涇渭分明”景觀常在、涇渭兩河生態常新的亮麗風景線。
這就是高陵提出的在嚴守生態紅線、城市綠線的前提下,適當嵌入體育休閑、觀光體驗、文旅文化等功能,既凸顯綠水青山的顏值,又發揮挖掘未來“城中河”的價值。
來自意大利的博主瑞麗參觀高陵博物館 攝影 王智
如果說生態構筑起人們的容身之所,那么文化則涵養著人們的心靈歸處。
高陵明確要加強基層文化建設,優化公共文化服務,用文化創新“孕育”文化名城。
一方面,高陵發揮西北民大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全面提升131個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水平,構建區、街、村(社區)三級公共文化服務資源新型供給體系,讓文化春風吹遍高陵各地。
另一方面,高陵以昭慧塔、楊官寨遺址等歷史文化資源和高陵洞簫、高陵曲子、高陵剪紙等非遺項目為基礎,夯實歷史文脈傳承;以創建省級公共文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為契機開展品牌活動,依托涇渭分明、高陵場畔等自然人文景觀打造鄉村休閑旅游和渭河沿岸生態文明體驗帶,夯實文化旅游之基。
外籍博主在東張市村參觀采摘 攝影 王智
品質是幸福之區的底色 平安是和諧之區的要義
擦亮“幸福”底色,提升民生領域的品質是關鍵。
高陵以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為抓手,增加在教育、醫療、城市建管等領域投入,讓人民群眾享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的改革發展成果。
今年,高陵將繼續推進學校新建、改擴建工作,大力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并擴大覆蓋面,進一步縮小城鄉、校際差距;完成高陵區中醫院遷建,完善3個衛生院、8個公有化社區衛生服務站設施建設,建設7個街道醫療保障服務站、115個村(社區)醫療保障服務室;年內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2000套以上;建成投用區養老公寓,新建改造2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1個社區養老服務站……高陵用“幸福清單”為群眾點出“幸福大餐”。
外籍博主在東張市村手拿西紅柿合影攝影 王智
此外,高陵將加快實現“管理”到“治理”的轉變,穩步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打造橫向聯動、縱向發力、共建共治的社會治理體系。
比如高陵提出加快“綜網中心+網格化+信息化+N”聯動融合,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標桿;探索社區、物業、業主委員會三方協同治理模式,完善樓棟長制,打造“智慧社區”和城西示范社區,啟動城市“大腦”建設等。
北跨主城區,“打卡”新高陵。高陵區第二次黨代會開啟了新征程,一個產業有潛質、城市有氣質、生活有品質的西安國家中心城市主城區正在加速兌現。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