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我國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對體育消費和體育產業來講,這既是新的發展環境,也是更高的發展要求。但從了解的情況來看,我省在發展培育體育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方面還存在政策配套支持不到位、體育融合度不高等問題。為此,建議:
一是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切實保障發展環境。按照“群眾體育為基礎、競技體育為引領、體育產業為支撐、體育文化為內涵”的發展思路,從省級層面完善細化更科學、更精準、更實用的實施細則和發展意見。完善體育產業要素保障,落實已有稅費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優化體育產業供地,鼓勵利用既有設施改造及合理利用公園綠地、市政用地等建設體育設施,探索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支持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數字體育領域,建立公益性服務、企業化管理、社會化運營的服務模式。力爭在全省范圍內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群眾響應”的體育產業消費態勢,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群眾“消費”,從而實現利益“共贏”。" />
記者 杜靜波 攝
8月12日上午,省政協召開“培育體育消費新模式新業態”月度協商座談會。
省政協常委,省工商聯副主席李瑛發言:
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我國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對體育消費和體育產業來講,這既是新的發展環境,也是更高的發展要求。但從了解的情況來看,我省在發展培育體育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方面還存在政策配套支持不到位、體育融合度不高等問題。為此,建議:
一是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切實保障發展環境。按照“群眾體育為基礎、競技體育為引領、體育產業為支撐、體育文化為內涵”的發展思路,從省級層面完善細化更科學、更精準、更實用的實施細則和發展意見。完善體育產業要素保障,落實已有稅費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優化體育產業供地,鼓勵利用既有設施改造及合理利用公園綠地、市政用地等建設體育設施,探索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支持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數字體育領域,建立公益性服務、企業化管理、社會化運營的服務模式。力爭在全省范圍內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群眾響應”的體育產業消費態勢,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群眾“消費”,從而實現利益“共贏”。
二是大力發展冰雪等新型體育產業,滿足群眾多元化消費需求。建議省級層面加大對冰雪運動產業的財政投入力度,支持冰雪運動的快速發展。同時,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引導示范作用,努力提高我省冰雪產業發展投入的市場化、多元化水平,形成多角度、多梯次的冰雪產業投入機制。安排一定的體育彩票公益金用于冰雪場地獎勵和補助。同時由政府主導,在全省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冰雪進校園”“我要上冰雪”等系列活動,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冰雪、走上冰雪、愛上冰雪,營造濃厚的冰雪運動氛圍,助力我省冰雪運動產業快速發展。
三是借助多種類多層次的體育賽事發展體育產業,帶動群眾的體育消費。一方面,承辦大型專業型體育賽事。建議省級層面在職業體育隊伍培養和引進方面給予資金、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有關要求的前提下,定期不定期承辦有一定影響力的專業性體育賽事。另一方面,豐富多元化的群眾體育賽事活動。鼓勵各地市以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馬拉松等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參與性強、綜合效益好的項目為重點,打造一批群眾喜愛、參與性強、影響力大的體育品牌精品賽事,形成“周周有活動,月月有賽事,季季有高潮,全年不斷線”的社會氛圍。
四是發揮自身優勢,推動體育產業“融合”發展。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支持軍民雙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加大協同創新、集智攻關,實現體育運動裝備核心材料、關鍵部件的國產化,確保成果價值的最大化利用和可持續發展,全力打造體育運動裝備“陜西品牌”、“中國制造”。同時,創新“體育+信息化”、“體育+醫療”、“體育+旅游”、“體育+教育”等融合發展,開發體育產業融合產品和服務,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融合品牌,助力體育產業融合消費升級。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