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7時,碑林區萬達廣場南側的“每一天便利店”正在售賣早餐。 記者 陳卓珂攝
盒馬鮮生、京東無人超市、永輝超市到家業務……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運用為基礎,線上服務、線下體驗、現代物流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業態正在成為新的商業潮流,并倒逼傳統零售業升級轉型,成為各個城市打造新的生活方式,促進消費升級,讓居民生活更美好的新動能。
8月9日14時,盒馬鮮生曲江銀泰城店。
入口扶梯處,保安張豐祥正在為進店的客人說明各個區域的商品種類。同樣的話,每天他要重復上千次。
海鮮柜臺邊,身著藍色工裝的店員王章華正熟練地介紹著來自浙江舟山的梭子蟹、遼寧大連的獐子島生蠔。
烹飪操作臺前,裴喜玲剛剛做好的一盤熟食,正等著被放上懸掛鏈并配送給3公里以內的顧客。
從盒馬鮮生出發,服務和商品在配送鏈上被延伸、放大,共同構成“盒區房”的消費場景。
為消費者帶來更好體驗
5月31日,盒馬鮮生曲江銀泰城店開始營業。其時,位于太白路的西安第一家盒馬鮮生開業剛滿一月。其后不久,高新店也開始正常營業。幾乎每一家盒馬鮮生,一經落地都受到區域內居民的追捧。
“我們店每天營業收入在100萬元左右,節假日更多。工作日的訂單高峰出現在18時至21時,這期間僅海鮮柜臺就能收入19萬元左右。”盒馬鮮生曲江銀泰城店的一位負責人說。
良好的收益,依托于精確的選址、完整的配送鏈和優質的商品,更有賴于新技術帶來的精準識別。
“很多顧客剛來盒馬的時候都是因為聽說這里的海鮮更優質。過段時間,他們基本上都會選擇用APP直接下單,購買的產品也不局限于海鮮。”該負責人稱。依托阿里系收集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盒馬鮮生能夠準確識別區域內消費者的需求,并通過盒馬鮮生的APP實現精準推送。
良好的收益,還來源于30分鐘免費送達帶給消費者的全新服務體驗。
盒馬鮮生的倉儲物流一體保證了商品能夠快速直供。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盒馬鮮生曲江銀泰城店被各類商品貨架占據。懸掛鏈上的一個個外送包正在有條不紊地輸往配送出口,它們將由60多個配送員送達消費者的手中。
精準識別、快速送達,核心是從關注人的需求出發,提升服務水平。“盒馬鮮生與傳統零售店的不同之處在于更強調服務的理念,更關注人的需求。”該負責人說。
盒馬鮮生是新零售業態的一個樣板工程。“到家”業務的“遍地開花”也是新零售業態在西安快速發展的體現。
“京東到家”是基于京東物流體系和物流管理優勢,整合各種生活類目,向消費者提供生鮮及超市產品配送的一種零售業態。京東利用物流優勢,把各大超市、藥房、便利店、花店和各種生活服務類店鋪變成了商品直供倉。
在零售領域有關專家看來,以物流優勢支撐起來的“到家”業務,也蘊含著對新零售未來發展的判斷。打造更加便利的配送鏈條,追求更全面的商品類目,都是以升級的服務,進一步挖掘消費需求。
毫無疑問,無論是“精準+快捷”,還是“全面+快捷”,都更關注消費者的體驗感。在新理念和新技術的運用中升級服務能力,給人們提供理想的消費體驗,正是新零售區別于傳統零售的顯著特點。
推動傳統零售加速轉型
碑林區長勝街今年4月新開了一家“每一天便利店”,其選址令人費解。距離這家店東南、東北兩個方向不足200米各有一家“每一天便利店”。
在如此密集的區域內開設一家同質化的便利店,且對面就是萬達百貨,能盈利嗎?
這家店的經營者很樂觀。“雖然周邊便利店很多,又有大商場,但我們的客流來自附近的小區。”店主楊格說,長勝街一帶老小區很多,人口密度大。大商場未必能滿足人們日常消費品供給,便利店正好填補了這個需求空檔。
“這個十字路口到了夏天就有夜市,我們的生意因為夜市慢慢好了起來。加上外賣軟件、配送軟件上的訂單,便利店的營業收入不成問題。”楊格說,今年世界杯期間,每天的啤酒訂單就能收入近2000元。線上訂單還幫助楊格確定了進貨的需求,避免商品被積壓。
楊格并不是獨具慧眼的人。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人們進出的小區門口、大商場臨街的商鋪中、熱鬧的早市和夜市附近,便利店幾乎成了固定搭配。
打開百度地圖,西安市二環以內的區域,幾乎不到1公里就會有一家便利店。在萬達這樣的商業中心附近搜索便利店時,地圖上會顯示一片密密麻麻的紅點。美團、餓了么等線上服務APP也幾乎成了每一家便利店店主手機上的標配。
在西安的人人樂、永輝、沃爾瑪等連鎖品牌超市,廣播不斷播送如何使用“京東到家”來采購日常用品,收銀處密布“京東到家”的大幅廣告。
從經營規模較大的超市到24小時便利店,傳統零售業正在加速向線下渠道“社區化”、線上渠道“移動化”發展。便捷、優質的消費體驗讓3公里零售生活圈的理想生活成為可能。新零售的理念,正在深刻改變傳統零售業的發展模式。
業內人士指出,新零售融合了線上線下資源,改變了產品到達消費者手里的效率和方式,也深刻地影響了傳統零售業。線上和線下同價、物流快速送達的模式正在推動傳統零售業加快轉型。這變相降低了消費成本,改善了消費環境,增加了消費預期,有利于挖掘潛在的消費需求,從而擴大市場的消費總需求。
成為消費升級的新動能
4月,西安聯合阿里巴巴集團發起共創“新零售之城”。
百日內連續引進3家盒馬鮮生、創新業務辦理營業執照不超過兩小時……西安為了發展新零售,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不遺余力。
6月21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新零售城市發展指數報告》發布了中國36個新零售之城排行榜,西安排名第12位。
無論是89.0的新零售指數得分,還是在榜單的相對名次,西安在新零售城市發展領域已經走在了諸多重點城市的前面,各項指數均處于榜單的中上游。
伴隨著盒馬鮮生、京東無人超市等新零售業態布局西安的,正是西安不斷增長的新落戶人口數量,以及城市人口對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
“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伴隨著西安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有對購物體驗更高的要求。這應該也是西安的新零售指數較高的原因。”盒馬鮮生相關負責人說。
從占有市場到深挖需求,從不斷創新產品供應方式到更新優化消費場景,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追捧,這正是新零售業態助推消費升級的顯著體現。
新零售之于居民消費升級,不僅是購物體驗的提升,它正在深刻改變市場關于商品、關于交易、關于流通的認知。8月9日,盒馬鮮生宣布圍繞買手制打造“新零供”關系。即通過買手采購隊伍,共同打造全球采購供應平臺。未來,買手們將根據商品的不同類別,分散到世界各地踩點、選購符合條件的產品。打造“新零供”的根本目標在于幫助盒馬鮮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供應鏈,并借此實現人貨鏈接數據化、需求導向智能供貨、商品可追溯等新的消費標準。
無處不在的消費場景,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需求催生新業態,新業態催生新標準。從“買得到”到“買得好”,再到“買得放心、便利”,消費需求的不斷改變和消費標準的不斷升級,體現了人們對城市生活更加美好的預期和追求。
對于注重技術運用和消費體驗的新零售來說,始終以服務消費者為中心,不斷強化數據等資源的創新整合運用,保持對人們消費需求的敏銳洞察力,是不變的發展前提。記者 陳卓珂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